天地清宁日,时和岁又丰。
侧闻甘露下,近自禁城东。
淅沥浮松上,晶荧绚日中。
圆明珠的皪,透映玉玲珑。
喜讶霜初结,惊看雪未融。
奇祥庆云类,嘉应醴泉同。
竞采千官合,高擎众骑丛。
献当青琐闼,覆以碧纱笼。
胜味醍醐劣,清光沆瀣空。
荐豋先祖考,分赐及王公。
载笔归青史,歌诗付乐工。
敢随鸳鹭序,称颂未央宫。

【注释】

应制赋甘露诗十二韵:按皇帝诏令,应制写赋以赞美甘露,共十二韵。

天地:指天空与大地,泛指一切宇宙间的事物。

时和:指天时地利人和,天下太平。

侧闻:从旁边听说。

淅沥:形容水滴落的声音。

松上:松树上面,即松枝。

晶荧:晶莹发亮。

圆明珠的皪:圆形像珠子一样的光泽。的皪是通假字,“的”通“的”,光华闪烁的样子。

玉玲珑:玉石雕成的小动物形象。

嘉应:美好的应兆。

竞采:纷纷采摘,这里指争相献赋歌颂。

青琐闼:皇宫内门,青色的门框。

碧纱笼:用碧色的纱罩着。

醍醐:乳酪之精华,比喻最珍贵的食品。

沆瀣:露水,传说中神仙饮用的饮料。

载笔归青史:用笔记载下来,流传后世。

歌诗:吟咏诗歌,这里泛指作诗。

称颂:称赞歌颂。未央宫:西汉时期皇宫名,位于长安城中。这里是借指皇宫。

【译文】

在天地清宁的日子里;又到了天时地利人和、风调雨顺的年头了。

从旁边听说;那如雨般的甘露已经降临;它近自禁城东边。

滴滴答答地从松枝上滴落下来;晶莹剔透闪着光芒。

像一颗颗圆润光滑的宝珠;在太阳下反射出绚丽的光芒。

喜讶霜初结;惊看雪未融;这真是奇祥庆云类;嘉应醴泉同!

纷纷献上佳品;高擎着骏马簇拥而行。

献当青琐闼;覆以碧纱笼。

胜味醍醐劣;清光沆瀣空。

荐豋先祖考:分赐及王公。

载笔归青史:歌诗付乐工。

敢随鸳鹭序:称颂未央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冬,唐肃宗李亨因安史之乱刚刚结束,朝廷还处在恢复之中,而当时京城长安也正遭受战火的摧残,诗人就创作了此篇《应制赋甘露诗》。

首联点明题旨,写甘露降临的盛况。“天地清宁日,时和岁又丰。”这是说,在天地清宁的日子里;又到了天时地利人和、风调雨顺的年份了。

颔联承上启下,写甘露降临的景象。“侧闻甘露下,近自禁城东。”从旁边听说;那如雨般的甘露已经降临;它近自禁城东边。

颈联进一步描绘甘露降临的景象。“淅沥浮松上,晶荧绚日中。”滴滴答答从松枝上滴落下来;晶莹剔透闪着光芒。

尾联抒发自己的感慨。“喜讶霜初结,惊看雪未融。”喜讶的是:霜已初步凝结;惊看的是:雪还没有融化。

尾联由对甘露景象的描述转入议论,表达自己对甘露降临的感受。“奇祥庆云类,嘉应醴泉同。”奇祥庆云类;嘉应醴泉同,意思是说;奇祥的庆云出现,嘉应的甘露来临。

末联由对甘露降临的感受进一步抒发感慨。“竞采千官合,高擎众骑丛。”“竞采”句,意思是说:纷纷献上佳品;高擎着骏马簇拥而行。“高擎”句,意思是说:高擎着骏马簇拥而行。

尾联两句写诗人奉旨赋诗歌颂甘露降临的情景。“献当青琐闼,覆以碧纱笼。”“献”是奉献的意思,“当”是应当的意思,这里指应当奉献给皇帝。“当青琐闼”句,意思是说:把诗献给皇帝,放在皇帝的御书房门前。“覆以碧纱笼”句,意思是说:把诗放在碧纱笼中。

尾联两句写诗人奉旨赋诗歌颂甘露降临的情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敬爱之情。诗人认为,他的这首《应制赋甘露诗》能够受到皇帝的喜爱,并被选入御书堂的“青琐闼”,完全是皇帝圣明所致。所以,他感到十分荣幸,愿意把自己的诗歌奉献给皇帝,让皇帝随时翻阅欣赏。

这首诗是一首应制诗,其写作时间不详,作者不详。但据《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曾诏百官赋《甘露应制》,可见此诗当是应玄宗之命而作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