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琅玕近石傍,半丛春雨半秋霜。
云门山客岂无意,老干不如新笋长。

【注释】

琅玕:美玉名。

云门山客:指画竹的诗人张士衡。

老干:指已经生长多年的竹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张士衡画竹,来抒写自己对新事物的喜爱,以及对旧事物的厌恶之情。首句“谁写琅玕近石傍”,用疑问的语气写出了画中竹的特点,琅玕为美玉名,这里暗指竹子;“半丛春雨半秋霜”则描绘了竹的形态和色泽。第二句“云门山客岂无意”,以云门山客的身份自况,表达了自己对竹的喜爱之情。第三句“老干不如新笋长”,则是作者对旧事物的看法。最后一句“此意应须问竹子”,则是作者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新事物的喜爱以及对旧事物的厌恶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