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郭东十里,蒲塘秋水清。
闲僧偶相见,好友旧同盟。
曲道通官墓,苍山夹石城。
草堂公子隐,何用世知名。
城东访胡伯昭
郡郭东十里,蒲塘秋水清。
闲僧偶相见,好友旧同盟。
曲道通官墓,苍山夹石城。
草堂公子隐,何用世知名。
注释:
- 郡郭(郡治)东十里:郡治在东边,距离这里有十里。
- 蒲塘(湖泊):蒲塘是一个湖的名字,这里指代一个湖泊或者一个池塘。
- 清:清澈、透明。
- 闲僧:闲适的僧人。偶尔相遇。
- 旧同盟:过去的战友或朋友。
- 曲道:曲折的道路。通官墓,通向官府墓地。
- 苍山:青色的山。夹石城,山体两侧是石头堆砌而成的城。
- 草堂:简陋的房子或住所。公子,这里指代一个隐居的人。
- 何用:何必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胡伯昭的场景。首句“郡郭东十里,蒲塘秋水清”描述了诗人从郡城出发,向东行走十里,到达了一个叫做蒲塘的地方。蒲塘是一个宁静的湖泊,秋天的水显得格外清澈。这里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第二句“闲僧偶相见,好友旧同盟”描述了诗人与一群僧侣偶然相遇的情景。这些僧人可能是为了修行而在此地居住,他们的生活状态显得非常悠闲。这种生活状态与诗人的内心产生了共鸣,使他感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第三句“曲道通官墓,苍山夹石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周围环境。一条弯曲的道路通向一座官府的墓地,两侧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这样的场景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权力和地位的思考。
最后两句“草堂公子隐,何用世知名”则是对诗题“城东访胡伯昭”的直接回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与其追求世间的名声和利益,不如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和内心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它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