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曾上远山楼,楼上疏帘不下钩。
一点峰峦青髻出,半空台殿采云浮。
烟生近郭千村暝,水落长淮万里秋。
门外红尘深没马,何人知有此清幽。

《远山楼为严子明作》是释宗泐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远山楼的壮丽景色。下面是诗句、译文和注释:

  • ### 诗句
  • 去年曾上远山楼:诗人回忆起去年自己曾经攀登过远山楼。
  • 楼上疏帘不下钩:描述了楼顶悬挂着的疏落的帘子,没有垂下钩子的样子。
  • 一点峰峦青髻出:山峰的形状如同女性的发髻一般清晰可见。
  • 半空台殿采云浮:台上的宫殿仿佛是在云海中漂浮。
  • 烟生近郭千村暝:周围的村庄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朦胧而寂静。
  • 水落长淮万里秋:淮河的水势消退,秋天的气息弥漫千里。
  • 门外红尘深没马:外面的道路上尘土飞扬,淹没了马匹。
  • 何人知有此清幽:没有人能够理解这远离尘嚣的清幽之地。

译文

去年我攀登过这座远山楼,楼上悬挂的稀疏帘子没有放下遮挡的目光。
一座座山峰犹如女子秀美的额头,清晰可见。
高耸入云的山峰宛如少女的发髻,在天空中显现。
半空中的台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
四周的村庄在薄雾和烟雾中变得模糊,一片宁静。
淮河的水已经退去,千里之外都是秋天的景致。
城外的道路上满是尘埃,连马匹的影子都被掩盖了。
谁能理解这里的宁静与清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远山楼的独特魅力。诗人运用了“一点”、“青髻”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轮廓和形态,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山峰的美丽与威严。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远山楼的清幽和神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