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慕商山隐,投簪归就耕。
比邻闲偶语,木石澹怡情。
檐下片云宿,林间一犊鸣。
岁时具尊酒,聊乐在平生。
【诗句释义】
商山:指汉初著名隐士张良曾隐居于秦岭北麓的商山,后人以“商山”为隐居之地代称。
归耕叟:指作者自称。
投簪:放下冠带。古代官员辞官退隐后常以投簪表示。
比邻:邻近,这里指邻里之间。闲偶语:随便交谈。
木石澹怡情:木石无心而能怡人性情。
檐下片云宿:雨后的云彩挂在屋檐下。
林间一犊鸣:树林中一头小牛在哞叫。
岁时具尊酒:每年按时备好酒宴。
聊乐在平生:暂且快乐地生活一生。
【译文】
我向往着像商山那样的隐居生活,于是放下了官帽,回归到乡野去种田。
与邻居们随便交谈,心情自然舒畅。
下雨时屋檐下有片云在停留,树林里传来一头小牛的叫声。
一年一度备好美酒,暂且高兴地度过这一生。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归耕时所作,抒发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田园之乐的情怀。
开头两句,诗人用浓重的笔墨,描写了自己对商山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他不仅渴望摆脱官场的羁绊,而且更向往那种与世无争的恬静生活。这种向往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多年心中所积。所以,当自己真的有机会实现这一愿望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异常激动的。“素慕商山隐”,表明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投簪归就耕”,说明他决心放弃仕途,回家躬耕,过一种清贫而宁静的生活。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更表现了他归隐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
第三句,写归隐后邻里之间的交往情况。诗人选择了一个平常的题材——闲话家常,然而却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情趣。他与邻居们随意交谈,从谈笑风生中透出一种超尘拔俗的意趣。“木石澹怡情”,更是点出了自己内心的愉悦和宁静。
第四、五句,写自己的日常生活。“檐下片云宿”,是说天晴了,屋檐上挂着一片白云;“林间一犊鸣”,是说树林里传来一声牛叫声。这两句诗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感情。白云悠悠,象征着诗人心境的宁静;牛儿哞哞,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愉悦。这些景物虽不惊人,但却使诗人感到惬意和满足。
第六句,写自己每年定期饮酒庆贺的情景。诗人用“具”字写出了准备酒菜的细心周到;“聊乐在平生”,则流露出对自己平生所做所为的自得。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态度的洒脱,还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
最后两句,是对全诗主题的点睛之笔。诗人以“岁时具尊酒”来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而“聊乐在平生”则道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眷恋。
这首诗通过对归耕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