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提军事北征,旌旗百万出南京。
直教大漠空沙碛,岂但先锋破敌营。
瀚海无冰堪饮马,天山有石可镌名。
由来卫霍多勋业,从此三边不用兵。

【注释】

上将:指曹国公李晟。北征:北进征讨吐蕃。

直教大漠空沙磧:直让沙漠中没有沙碛(即沙石)了。

瀚海:北方的沙漠,此处泛指北方的沙漠地带。

天山:今新疆北部的山脉,为西域的屏障。

卫霍:西汉名将霍去病、卫青的并称,这里用以借代唐初的名将,也指唐初的军事将领。

三边:指西北边疆地区。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当时吐蕃侵扰西北边境。诗人以豪迈之情,歌颂李晟北征的壮举,表达了对边防将士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定的祝愿。全诗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语言简炼。

第一句点出“北征”这一主题。李晟是唐王朝的一位杰出军事家。他曾率领大军平定过安史之乱,收复过两京,又曾抵御吐蕃的入侵,保卫过大地。因此,当唐宪宗要他率军北上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第二句描绘出征的壮观场面。在出发前,李晟率领着一支强大的军队,旌旗招展,百万雄师浩浩荡荡地向南京进发,其气魄之大,令人惊叹不已。

第三四句赞颂李晟的功绩。李晟在这次北伐中,不仅成功破敌,还使沙漠中出现了绿洲,使得沙漠变成了可供人们饮水的地方;他还在天山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对李晟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李晟的期望。他认为李晟这次北伐一定会取得胜利,从此西北边疆就不会遭受侵扰了。这里的“由来卫霍多勋业”,既是对李晟过去战功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宏大深远,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