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承诏祀恒山,更遣仙官列从班。
六月函香天上去,三秋乘传北边还。
笙箫度月金童远,幢节飘空紫凤闲。
闻有清诗三百首,不将一字落人间。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是描述魏公(即唐宣宗)在恒山祭祀的场景以及道教道士曹布鸣的祭祀情况。
我们来看第一句:“题道士曹布鸣祀恒山赠卷”。这句的意思是说,作者在诗中赞美了道士曹布鸣在恒山进行的祭祀活动。这里的“题”指的是作者对此事的评论或者感想。而“赠卷”则是指作者把这首诗送给道士作为礼物。
我们看到第二句:“魏公承诏祀恒山,更遣仙官列从班。”这句话的意思是,魏公接受了朝廷的命令去祭祀恒山,并且还派遣了许多神仙般的官员去参加这次祭祀活动。这里的“更遣仙官”指的是那些被派去祭祀的仙人和神仙般的官员。
第三、四、五、六句分别描述了六月、三秋的时候,魏公在天上去祭祀,以及道士曹布鸣在北边进行祭祀的情况。这四句诗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宏大场面和神秘氛围。
第七句是全诗的重点:“闻有清诗三百首,不将一字落人间。”这句话的意思是,听说道士曹布鸣写了三百首清新的诗歌,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些诗歌写下来留到人间。这里用“闻有”来表示听说,用“清诗三百首”来形容曹布鸣的诗歌,用“不将一字落人间”表示这些诗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首诗通过对魏公祭祀恒山和道士曹布鸣祭祀北边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中的神性和神秘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