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杏何人种,东风满坞花。
如闻鲁坛曲,或是董仙家。
谷口千林密,岩前数树斜。
明春移屋去,住近赤城霞。

【注释】

槎峰:山名。在浙江绍兴东南,为会稽山余脉。杂咏:泛指各种诗篇或诗歌。六首:这里指《槎峰杂咏》共六卷。杏坞:即杏坞山。

【译文】

这山里的杏花是谁种植的?满山遍野的东风里开满了杏花!好像能听见鲁坛曲调,又好像是董仙家的花园。谷口千林密密层层地生长着树木,岩前几棵树木斜斜地生长着。明年春天我要搬到山下的房子住去,住在接近赤城的霞光之中。

【赏析】

“槎峰”,一作“槎嵘”。槎峰山,在浙江省绍兴县东南。山形如槎(船桨),故名。“杂咏”是泛称,这里指《槎峰杂咏》。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诗人在绍兴游历后,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山中杏树盛开,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山杏何人种?”开头两句问句点出题意,引出下文描写。诗人对山中杏树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杏花烂漫,红云朵朵,犹如彩霞飞落人间。”(清·吴乔《蒿庵闲话》)“春风满面桃花脸”(毛泽东《赠刘黎平》),“杏花春雨江南”(宋·欧阳修《临江仙》),“桃李春风一杯酒”(晏殊《渔家傲》),杏花和桃、李一样,都是春天的象征,而杏花更以“色如朝霞”著称。杏花不仅美丽可爱,还有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杏坞”二字,就暗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如闻鲁坛曲,或是董仙家。”这两句诗化用了《庄子·齐物论》中的两个典故:“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鲁坛”指古代祭坛,相传孔子曾在这里讲学。“董仙家”指的是传说中的董仲舒家,据说董仲舒曾梦见神人来教他学问,后来成为汉代著名的大儒。《晋书·艺术传》:“王安期好道术,居嵩山,读老、易、庄、列,撰连山、归藏春秋钩命决。”《世说新语·文学》载“谢公始欲下东山,颇难许;诸贤送者,皆有诗。公取读,乃叹曰:‘应龙以舟浮于海中,不能登彼岸;大夫(谢安)有佳句,辄复用之,所以不取诸人诗也。’”可见谢安对于诗句是非常欣赏的。

“谷口千林密”,谷口,地名,在浙江绍兴。“数树斜”是说有几棵斜斜生长在山间的杏树。“谷口千林密”是说那片树林密密匝匝的,遮天蔽日。“岩前数树斜”,是说那些斜插在岩石前的杏树。“明春移屋去,住近赤城霞”。这是诗人的愿望,他想要把房子搬到山中,住在靠近赤城的地方,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赤城”是山名,位于浙江天台县西南,因周围群山环抱如城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山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