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车马游江州,曲堤深巷多高楼。
楼头卷帘逢暮秋,匡庐翠影沈江流。
当时把酒生太息,人世纷纷竟何极。
遥指鸡鸣杨柳中,此处移家贫亦得。
萧郎客此二十春,为道馆人身姓陈。
太丘先业付诸子,吴椽污名未到身。
躬耕秫田性善酒,酒酣击缶为亲寿。
每爱溪烟著柳多,每当春暮留宾久。
我闻此语动夙心,相烦此去为传音。
他年倘入天池路,欲向堤边惜柳阴。
昔年车马游江州,曲堤深巷多高楼。
楼头捲帘逢暮秋,匡庐翠影沈江流。
当时把酒生太息,人世纷纷竟何极。
遥指鸡鸣杨柳中,此处移家贫亦得。
萧郎客此二十春,为道馆人身姓陈。
太丘先业付诸子,吴椽污名未到身。
躬耕秫田性善酒,酒酣击缶为亲寿。
每爱溪烟著柳多,每当春暮留宾久。
我闻此语动夙心,相烦此去为传音。
他年倘入天池路,欲向堤边惜柳阴。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的代表作之一,题为《萧体乾谈江州陈氏柳堤》。通过对江州陈氏的描写,诗人细腻地展现了一幅古代江南水乡的图景,并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人生的感慨。
首句“昔年车马游江州”,简洁地勾勒出了诗人年轻时的行旅经历;随后“曲堤深巷多高楼”则描绘了江州古城的街巷布局及其繁华景象。通过这两句,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繁荣的城镇之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
进入诗句后,诗人转而叙述了与友人在楼头把酒的情景。“当时把酒生太息,人世纷纷竟何极”,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这种情绪贯穿全诗,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躬耕秫田性善酒,酒酣击缶为亲寿”以及“每爱溪烟著柳多,每当春暮留宾久”,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特别是最后两句,“他年倘入天池路,欲向堤边惜柳阴”,更是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缅怀巧妙结合,使整首诗显得更为丰富和动人。
《萧体乾谈江州陈氏柳堤》不仅是一首描绘历史风貌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情感与哲思的抒发。其通过对江州陈氏生活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旧,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