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嗟者岁月晚,容华渐落毛发短。
布褐在身不觉暖,欲往驰驱行步缓。
始怜青阳不再返,白日森森空悲惋。
莫言少壮常似今,来日大难胜黄金。

【注解】

嗟:感叹词,表示惋惜。邃夫:作者的堂弟。南雍:即南雍州,今江苏常州一带,古时有学宫,所以这里指读书的地方。

其:代指堂弟。兄:作者的父亲。江上:江边。不能独归:意谓没有亲人送行。而作: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赠别弟邃夫》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写于大历二年(767),时杜甫在夔州,堂弟邃夫将去江州,故作此诗送之。全诗表达了对弟弟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

“我所嗟者岁月晚”一句,直接点出送别的缘由:年岁渐长,光阴荏苒,兄弟二人都到了应该成家立业的年龄。然而,他们却没有机会相聚,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惋惜呢?这里,“嗟”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透露出他对堂弟的关切和期待。

“容华渐落毛发短”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堂弟的变化。他原本英俊潇洒,现在却已经变得苍老憔悴。这种变化不仅令人痛心,更让人感慨万千。这里,“容华渐落”指的是容颜衰老,而“毛发短”则是指发丝稀疏,都是形容人逐渐衰老的表现。通过这两句话的描述,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曾经风华绝代的堂弟,现如今却已变成了一个苍老的老者。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失落。

“布褐在身不觉暖”,这句诗以生动的形象揭示了堂弟的艰辛生活。虽然身着布衣,但他却依然能够感受到温暖。这种感受并非因为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是因为内心的满足和自豪。这种满足和自豪来自于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这里,“布褐”指的是粗布衣服,是一种贫贱的象征;“不觉暖”则是指内心的喜悦和满足,让身体感受到了温暖。这句话通过对比堂弟的生活现状和他内心的感受,突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欲往驰驱行步缓”两句,则是对堂弟即将离去的情景进行了描绘。他即将踏上征程,去往远方的江州。然而,由于路途遥远且艰辛,他的行走速度变得缓慢起来。这种慢行不仅仅是因为身体疲劳的原因,更可能是因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这里,“驰驱”指的是快速奔跑的意思;“缓行”则是相对于快跑来说的动作变缓。通过这两句话的描述,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堂弟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渴望远行、追逐梦想;另一方面,他又担忧自己的安全和前途。这种矛盾和挣扎使得他的步伐变得沉重而缓慢。

“始怜青阳不再返”,这是全诗的重点之一。它通过对青阳一词的运用,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美好时光无法再回的感叹。青阳通常指的是美好的春天或者青春的时光,这里的使用既形象又贴切。同时,它也是对堂弟未来命运的一种隐喻和预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堂弟将会失去年轻的活力和激情,最终走向衰败和消逝。这种感叹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堂弟未来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白日森森空悲惋”,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堂弟未来命运的表达。它描绘了一个景象:当太阳高悬在天空中时,它的光辉却显得苍白无力,仿佛是在为堂弟的未来感到悲哀和惋惜。这既是对堂弟命运的概括,也是对他未来遭遇的警示。在这里,“白日森森”指的是太阳高悬、光芒四射的景象,而“空悲惋”则是对堂弟未来命运的感叹和惋惜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最后一句“莫言少壮常似今”,则是对堂弟的鼓励和期望。它告诉堂弟不要因为年纪轻轻就自满或懈怠,而是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同时,它也提醒堂弟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去。这句话既是对堂弟的忠告和建议,也是对他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在这里,“少壮”指的是年轻时期;“常似今”则是对当前状态的比喻和总结;“莫言”则是告诫的意思;“努力”则是对堂弟未来发展的期望和鼓励。通过这一句话的表述,诗人向堂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

《赠别弟邃夫》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和哲理思考的诗歌。它通过对堂弟的描写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时代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