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君爱长松,不辨几千岁。
朝露滴空寒,夕吹起蔚荟。
根柯剥霜藓,户牖入天籁。
疑得飧苓方,颇见超尘态。
至今七十年,颜色曾未艾。
我欲识其人,远在千峰外。
归去视莲洞,怪石如抹黛。
安得驱秦鞭,与之斗珍怪。

【赏析】

钱君爱,名锡,字伯玉,号古翠行,浙江海盐人。明代诗人、书画家。天启五年(1625)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崇祯初年任礼部祠祭司主事,升南京国子监博士。明亡后隐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等交游,以诗画著名。著有《古翠堂集》。

这是一首咏物兼写人的五言律诗,描写松树苍劲挺拔的形态以及其精神气质。前二句写松,后三句写松的意境。最后三句是全篇的主旨所在,表达了作者对松的敬仰之情。

第一联“钱君爱长松,不辨几千岁。”这一句直接点出主题,描绘了松树的长青和岁月的悠久,表现了松树不畏霜雪严寒,傲立寒风中的精神风貌。

第二联“朝露滴空寒,夕吹起蔚荟。”这一句通过描绘晨露和夕风的景象来衬托松树的坚韧不拔。

第三联“根柯剥霜藓,户牖入天籁。”这一句通过描绘霜藓和天籁的声音来表现松树的清雅脱俗,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

第四联“疑得飧苓方,颇见超尘态。”这一句通过描绘松树的形态来表现松树超凡脱俗的品质。

第五联“至今七十年,颜色曾未艾。”这一句通过描绘时间的变化来表现松树坚韧不屈的品质。

第六联“我欲识其人,远在千峰外。”这一句通过描绘松树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松树的敬仰之情。

第七联“归去视莲洞,怪石如抹黛。”这一句通过对莲洞和怪石的描述来表现松树的神秘魅力。

第八联“安得驱秦鞭,与之斗珍怪。”这一句通过对秦鞭的想象来表达作者对松树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