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圣类观海,旷莽迷津涯。
自非凌空翰,焉能辨何之。
越中启关钥,吾道根良知。
良知人所同,言出靡不随。
豪杰讵常品,美植恒离离。
偶当元气合,类聚无差池。
夫君起三舍,早负绝俗资。
一接至人迹,飘飘不可羁。
脱屣冠裳途,卒业河汾师。
一诺可千古,自矢志勿移。
台省需真材,正论动主司。
翻令科目重,颇振士气卑。
计偕恣尚友,泰岳遘神奇。
无心呈妙悟,倘然窥天倪。
从兹桎梏释,大笑忘成亏。
发言近狂达,不虞下士嗤。
朋来聚且乐,独往忽若疑。
问君喟然答,圣言岂我欺。
性以善学凝,凝则立命基。
存亡系操舍,主宰贵密持。
运用未浑化,岂曰忘己私。
以此日孳孳,顿异昔所为。
烱烱非恍惚,泛应照罔遗。
并轨总一驾,万里无多岐。
譬彼工穑人,稻梁必手治。
又如遇良贾,安羡贩夫赀。

刘师泉,七十岁,学圣类观海,旷莽迷津涯。

【注释】:刘师泉,七十岁,学习圣人的学问,就像看海一样无边无际,但迷失在茫茫大海上无法找到前进的方向。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对圣人学问的敬仰之情和求知之渴。诗人以大海比喻自己的学问,表示自己虽然学识渊博,但对圣人的学问却如大海般辽阔无边,无法找到前进的方向。

自非凌空翰,焉能辨何之。

【注释】:如果没有高超的智慧,怎能辨别方向?

【赏析】:诗人在这里以“凌空翰”比喻自己高超的智慧,表示只有拥有智慧才能辨别方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的重视。

越中启关钥,吾道根良知。

【注释】:越中开启了通向成功的关键,我的大道是遵循良知。

【赏析】:诗人在这里以“关钥”比喻成功的关键,表示只有遵循良知才能取得成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

良知人所同,言出靡不随。

【注释】:良知是人们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一旦说出就会受到大家的追随。

【赏析】:诗人在这里以“良知”比喻道德准则,表示这些道德准则是人们普遍遵循的,一旦提出就会受到大家的拥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准则的重视。

豪杰讵常品,美植恒离离。

【注释】:豪杰不一定永远是好品质的人,美丽的植物总是要离开土地的。

【赏析】:诗人在这里以“美植”比喻人,表示人的品质并不总是好的,需要不断自我反省和完善。这句诗强调了人的复杂性和需要不断完善的一面。

偶当元气合,类聚无差池。

【注释】:偶然之间与天地的元气相合,同类的事物聚在一起没有差错。

【赏析】:诗人在这里以“元气”比喻自然法则或宇宙规律,表示人的行为应该顺应自然法则和宇宙规律,才能获得成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法则的重视。

夫君起三舍,早负绝俗资。

【注释】:你的父亲起家于商贾之家,很早就具有非凡的资质。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绝俗资”来形容父亲的出身和才能,表示父亲从小就具有非凡的资质和能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渊源的重视。

一接至人迹,飘飘不可羁。

【注释】:一旦接触到那些有成就的人,便如同飘在空中无法被束缚。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至人迹”形容那些有成就的人,表示这些人的存在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法被束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有成就人的尊重。

脱屣冠裳途,卒业河汾师。

【注释】:脱下鞋子和帽子走上职业的道路,最终成为河汾学派的弟子。

【赏析】:诗人在这里以河汾学派为象征,表示自己通过学习成为这个学派的弟子,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追求的重视。

一诺可千古,自矢志勿移。

【注释】:一个承诺可以流传千古,我发誓永远坚守这个承诺。

【赏析】:诗人在这里以“一诺”代表自己的承诺,表示这个承诺可以流传千古,自己将永远坚守这个承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承诺的看重。

台省需真材,正论动主司。

【注释】:朝廷需要真正的人才,公正的议论会打动君主的心。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真材”来形容真正有才能的人,表示这些人在朝廷中非常重要,需要被重视。同时,公正的议论也会打动君主的心,表明诗人主张公正的言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和言论的看法。

翻令科目重,颇振士气卑。

【注释】:反而使考试制度变得严格,这反而降低了考生们的士气。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科目”形容考试制度,表示这种制度让考生们感到压力巨大,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士气。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考试制度的评价。

计偕恣尚友,泰岳遘神奇。

【注释】:随意结交朋友,就像泰山遇到了神奇的现象一样。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泰岳”来形容泰山,表示泰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神秘事物的敬畏之情。

无心呈妙悟,倘然窥天倪。

【注释】:无心去展现自己的领悟,如果能够窥视到天理的微妙之处。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妙悟”来形容自己的领悟,表示虽然自己无心展现领悟,但是这种领悟却能够窥视到天理的微妙之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领悟和天理的看法。

从兹桎梏释,大笑忘成亏。

【注释】:从此束缚被解除,我大笑而忘记了成败得失。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桎梏”来形容束缚,表示一旦束缚被解除,就可以大笑而忘记成败得失的痛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解脱束缚的渴望和对于成败得失的超脱态度。

发言近狂达,不虞下士嗤。

【注释】:发言接近狂妄,没有想到下属的人会嗤笑。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狂达”来形容自己的发言风格,表示自己的言论有些狂放不羁,但并不担心下属的人会嗤笑自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言论自由的态度。

朋来聚且乐,独往忽若疑。

【注释】:朋友聚集在一起时感到快乐,独自离去时感到怀疑。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聚且乐”来形容朋友聚会时的快乐,表示和朋友相聚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同时,也用“忽若疑”来形容独自离去时的困惑和不安,表示一个人在孤独中会感到疑惑和迷茫。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孤独的感受。

问君喟然答,圣言岂我欺。

【注释】:请问您对此有何感想?您的回答是否认为我的言行欺骗了我?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喟然”来形容自己的感慨,表示听到对方的话后产生了深深的感慨。同时,也用“圣言”来形容对方的话,表示对方的回答是对“圣言”的认可和赞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对话和交流的珍视和期待。

性以善学凝,凝则立命基。

【注释】:人性本善,通过学习可以使人性更加凝聚,从而奠定人生的基础。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善学”形容人性本善,通过学习可以使人性得到凝聚和升华。同时,也用“立命基”来形容人生的基础,表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可以通过学习来实现和确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和人生价值的重视。

存亡系操舍,主宰贵密持。

【注释】:生死由操守决定,主宰者要善于保密。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操舍”来形容生死由操守决定,表示一个人的生死取决于其行为的善恶和道德修养。同时,也用“主宰”来形容一个人对命运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表示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善于保密和掌控自己的行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和自我控制的态度。

运用未浑化,岂曰忘己私。

【注释】:运用还没有达到完美的境地,怎么会忘记自己的私利呢?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浑化”来形容运用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表示自己的行动和思想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的统一和协调。同时,也用“忘己私”来形容自己忘记私利的境界,表示自己的行动是为了更大的利益和更高的目标而努力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行动和思考的高度统一和无私的态度。

以此日孳孳,顿异昔所为。

【注释】:因为这样的日子勤奋不懈,所以我的过去所作所为都有所不同了。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孳孳”来形容勤奋不懈的精神,表示自己在这样的精神驱动下做出了不同的改变和成就。同时,也用“昔所为”来形容过去的自己,表示自己的过去所作所为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勤奋精神的重视以及对自己的过去所做的反思和超越。

烱烱非恍惚,泛应照罔遗。

【注释】:炯炯的眼神不是模糊不清的,广泛地观察万物都能无所遗漏。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烱烱”来形容明亮、清晰的眼神,表示自己的眼睛虽然明亮却不模糊不清。同时,也用“泛应”来形容观察范围广泛,表示自己能够广泛地观察万物。同时,也用“罔遗”来形容自己的观察不会漏掉任何事物,表示自己的观察是全面而深入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自信和自豪。

并轨总一驾,万里无多岐。

【注释】:并驾齐驱地朝着目标前进,无论多远都不会分岔路。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并轨”来形容并驾齐驱地朝着目标前进,表示自己的行动和思想是同步的,不会偏离目标。同时,也用“无多岐”来形容自己的决心坚定,不会被各种诱惑和困难所干扰,始终朝着目标前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目标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譬彼工穑人,稻梁必手治。

【注释】:把农田耕作比作工人和农夫的工作,稻谷和粮食一定亲手收割处理。

【赏析】:诗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