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鸣钟馀,阡陌断行迹。
高刹隐回冈,流辽泛春泽。
新构门巷更,重临岁月积。
访禅草蘙径,翻经尘在席。
僧斋馀旧突,梵相悬颓壁。
乍见惊梦寤,沈思悔形役。
壮志悲虚遥,衰容感畴昔。
逝者今若何,余留增太息。
【注释】
山雨鸣钟余,阡陌断行迹。:山中的雨声中传来了寺庙的钟声,田间小路被雨水冲断。
高刹隐回冈,流辽泛春泽。:远处的古寺隐现在山岭之中,流水泛溢在春天的湖泽之上。
新构门巷更,重临岁月积。:新建的大门和街道,重新登上岁月的阶梯。
访禅草蘙径,翻经尘在席。:寻找修行的小路,翻阅佛经时尘埃满席。
僧斋馀旧突,梵相悬颓壁。:僧人的斋房内残留着往日的痕迹,壁画上悬挂着倒塌的佛像。
乍见惊梦寤,沈思悔形役。:忽然看见梦中的景象让我惊醒,沉思后后悔自己曾经的虚妄。
壮志悲虚遥,衰容感畴昔。:我胸怀大志却感到遥远虚无,衰老的身体感受到了过去的时光。
逝者今若何,余留增太息。:死者如今如何,我只留下无尽的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作者重游仙居寺的感怀之作。全诗以“雨”字贯穿,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山中雨后的寂静,以及田间小路被冲断的情景。这既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又为后续的描写铺垫了背景。接着三、四句描绘出古寺隐现于山岭之间,而流水则泛溢在春天湖泽之上的美景。这些景象既有视觉美也有听觉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世界。
五、六句则是对诗人自身经历的回顾与反思。新修的门巷和岁月的积累,让诗人不禁回想起曾经的辉煌与荣耀。而在追寻修行之路的过程中,他发现佛经尘席上的尘埃满布,这让他感到一种失落和遗憾。这种感受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七、八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变化。当他看到昔日梦中的景象时,他被惊醒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开始后悔自己的虚妄和追求。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思考。
九、十句则将诗人的目光转向了过去的时光。他感叹自己曾经胸怀大志却又感到遥远虚无,而衰老的身体则让他感受到过去时光的流逝。这一部分既包含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也包含了对现实的无奈和接受。
最后两句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升华。诗人通过对比逝去者和自身的处境,表达了对于生死轮回、无常世界的深刻认识。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既深沉又真挚,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