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落地时,严君官水部。
受檄据要津,飞旌启前路。
志喜且衔恩,嘉名期必副。
弧矢初满月,轩车拂行露。
兰署历三正,药裹更多故。
积疳苦善啖,羸形迟学步。
枕臂从僵木,踏被任垢污。
劬劳可提携,出入仍忧怖。
敢望付琴书,聊思应门户。
何知三十年,分违不得顾。
病犹畏子知,书频向人度。
千里寓恩勤,一旦自倾仆。
返哺愧乌鸟,行役悲屺岵。
毕命拟相从,遗言惧终负。
重舣清风亭,忍见含烟树。
树木今几围,主人在何处。
问天天岂应,瞻云云不住。
因悟死与生,有若朝还暮。
逝者无复返,老矣将安措。
誓将未灭身,永作中流柱。
【注释】
①过徐洪:通过徐洪,即通过水路。
②昔我落地时:指自己出生的时候。落地,生下地,这里指出生。
③严君:对长官的尊称。
④受檄据要津:接受朝廷的命令,担任要职。
⑤飞旌启前路:扬起马鞭,指引前方道路。
⑥志喜且衔恩:既感到高兴又感激恩典。
⑦弧矢初满月:用弓矢比喻岁月已满一月。
⑧轩车拂行露:乘坐华丽的车子,在旅途中经过露水。
⑨兰署历三正:兰台(官署名)历尽三年正月末。
⑩药裹更多故:药囊里装满了旧物。这里以药囊比喻家中。
⑪积疳苦善啖:长期生病,胃口很差。
⑫羸形迟学步:身体瘦弱,行走迟缓。
⑬枕臂从僵木:躺在床上,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
⑭踏被任垢污:穿着破被子,随地乱扔。
⑮劬劳可提携:辛勤劳动可以手提。
⑯敢望付琴书:不敢期望能像琴和书一样。
⑰聊思应门户:只希望能处理家务事。
⑱何知三十年:不知已经过了三十年。
⑲分违不得顾:分离后无法再见一面。
⑳病犹畏子知:还担心儿子知道病情。
㉑书频向人度:频频写信向他人倾诉心事。
㉒千里寓恩勤:为报恩而千里迢迢前来。
㉓一自倾仆:自从他倒下后就再也没有起来。
㉔返哺愧乌鸟:反哺之恩,乌鸦尚且如此,人岂能不感怀?
㉕行役悲屺岵(kǐhù):在外漂泊的辛酸和对家乡的思念。
㉖毕命拟相从:决心活到老,死也要跟随他。
㉗遗言惧终负:临终之前,担心不能完成托孤之意。
㉘重舣清风亭:再次停驻清风亭。
㉙忍见含烟树:不忍看到烟树苍茫的景象。
㉚树木今几围:如今树木有多粗大?
㉛主人在何处:不知主人现在何处?
㉜问天天岂应:询问苍天难道不应许吗?
㉝瞻云云不住:望着天空云彩不停变幻。
㉞因悟死与生:由此领悟了生死的道理。
㉟逝者无复返:死者不会再返回。
㊱老矣将安措:老了之后将怎么办?
㊲誓将未灭身:发誓要保全自己的身躯。
㊳永作中流柱:永远作为河中的支柱。
【赏析】
这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世事的深深感慨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了浓厚的哲理色彩。
首联“昔我落地时,严君官水部”,诗人回忆自己刚出生时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长官的敬仰之情。
颔联“受檄据要津,飞旌启前路。”诗人接受了使命,踏上了仕途之路,同时也开启了自己的人生之旅。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的态度。
颈联“志喜且衔恩,嘉名期必副。”诗人既感到高兴又感激恩典,同时也对自己的名声充满了自信,相信一定会得到验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接下来五句“弧矢初满月,轩车拂行露……毕命拟相从,遗言惧终负。”诗人描述了自己从出生、成长、步入官场到最终面对死亡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种种感受和思考。这些诗句充满了哲理和深沉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重舣清风亭,忍见含烟树……老矣将安措。”诗人再次停驻清风亭,不忍看到烟树苍茫的景象。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死亡和人生的深深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从诗人的出生、成长到步入官场,再到生命的终结,展现了诗人一生的历程和心路历程。同时,也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死亡、责任和担当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