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春残始一登,忽忘去住似游僧。
斋钟已罢鸟初下,江雨欲来云自蒸。
笑指风幡看动息,屡从火宅试飞腾。
年来渐解无生法,谁信生前也试曾。
题天宁寺尘外楼和唐荆川韵
高阁春残始一登,忽忘去住似游僧。斋钟已罢鸟初下,江雨欲来云自蒸。笑指风幡看动息,屡从火宅试飞腾。年来渐解无生法,谁信生前也试曾。
注释:
- 高阁(高楼):这里指的是天宁寺中的尘外楼上。
- 春残:春天即将结束,残意。
- 始一登:开始登上这座高楼。
- 忽忘去住:突然忘记了去与留。
- 似游僧:像出家人一样自由自在。
- 斋钟:早课的钟声。
- 鸟初下:鸟儿开始归巢。
- 云自蒸:云彩因下雨而蒸腾。
- 笑指:笑着指点(风中摇动的风幡)。
- 动息:动作和气息。
- 屡从:多次经过(火宅)。
- 火宅:佛家语,指生死轮回的苦难之地。
- 无生法:佛教术语,指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不变的本质。
- 生前也试曾:即使生前也曾经体验过。
赏析:
这首诗以高阁春残始一登为引子,描绘了作者登临尘外楼时的情景和心境。诗中提到“忽忘去住似游僧”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超脱,似乎在说,他已经忘记了世俗的得失,就像一位出家人那样自由自在。接着,诗中通过描写斋钟已罢鸟初下和江雨欲来云自蒸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了“笑指风幡看动息”这一细节,展现了他对世间万物的淡然看待,以及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最后两句,诗人感慨自己对生死轮回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即便在生前也曾尝试体验过。整首诗通过对天宁寺尘外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