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宫物色层层见,宝地钟声远远闻。
满目碧云浑傍石,隔林啼鸟自呼群。
始皇徒愧孤峰碣,秦相空遗小篆文。
兴尽不妨归去晚,马头明月白纷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峄山
  • 花宫物色层层见:指花宫(即峄山)上的各种植物和花卉,层层可见。
  • 宝地钟声远远闻:指峄山周围环境优美,远处传来的钟声悠扬悦耳。
  1. 满目碧云浑傍石:指满眼望去,只见碧绿的云雾缭绕着山峰。
  2. 隔林啼鸟自呼群:指在树林中,鸟儿们自由自在地鸣叫,仿佛在相互呼唤着聚集在一起。
  3. 始皇徒愧孤峰碣:指秦始皇登上峄山,只能看到孤立的一座山峰,深感自己的渺小和孤独。
  4. 秦相空遗小篆文:指秦朝的丞相王翦在临死前留下了小篆文字,但已无人识读这些文字。
  5. 兴尽不妨归去晚:指游览到了尽头,也不必急于回家,可以晚些时候再离开。
  6. 马头明月白纷纷:指站在马头上,望着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形成一片片洁白的光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峄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中的“花宫物色层层见”,描绘了峄山丰富的植被和美丽的景观;“宝地钟声远远闻”,则表现了峄山环境的幽静与和谐;“满目碧云浑傍石”,形象地表达了峄山景色的美丽;“隔林啼鸟自呼群”,描绘了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美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描绘景物,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