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古寺几销沉,犹有庐峰送夕阴。
瀑溅云霞常掩映,山含风雨易萧森。
读书台没萤仍照,洗墨池荒草自深。
世味年来枯澹久,不逢陈迹亦灰心。

【注释】

  1. 开先寺: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南朝时期所建。2. 几销沉:几乎要被淹没消失了。3. 庐峰:指钟山(南京钟山)。4. 瀑溅云霞常掩映:瀑布溅水,云雾弥漫,常常遮掩了阳光和云彩的光辉。5. 风雨萧森:风雨交加,树木显得萧条苍凉。6. 读书台:指南朝时梁元帝萧绎为太子时的读书处。7. 没萤:指萤火虫发光。8. 洗墨池:即洗砚池。9. 枯澹:指世事变迁,人情淡漠。10. 陈迹:指陈迹旧事,这里指历史遗迹。11. 灰心:灰心丧气。
    【赏析】
    首联“南朝古寺几销沉,犹有庐峰送夕阴。”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江南山水画卷。诗人以“几销沉”来形容南朝时期寺庙的衰败,用“犹有庐峰送夕阴”来表达尽管历经风霜,但仍有山峰屹立不倒,展现出一种坚韧顽强的精神风貌。
    颔联“瀑溅云霞常掩映,山含风雨易萧森。”“瀑溅云霞”,形容瀑布飞泻而下,溅起层层云霞,与周围景色相得益彰;“山含风雨”,则通过风雨交加,山间景色显得更加苍凉萧瑟,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读书台没萤仍照,洗墨池荒草自深。”诗人通过对读书台、洗墨池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虽然这些地方已经废弃不用,但仍然有人在上面留下足迹,显示出人们对于知识的尊重和追求。
    尾联“世味年来枯澹久,不逢陈迹亦灰心。”“世味年来枯澹久”,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变迁,人们的心情也逐渐变得淡薄,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热情和活力;“不逢陈迹亦灰心”,则是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感慨,认为即使没有遇到历史遗迹,自己也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被外界事物所动摇。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