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不可驻,斜日再难晨。
不惑云希圣,无闻祇畏人。
容身依一室,食力计三春。
却忆劬劳德,翻怜心动频。
这首诗是苏轼在癸卯年十月十四日所写,时年他四十岁。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生不逢时、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流光不可驻,斜阳再难晨。
- 流光不可驻:时光流逝,无法停留。
- 斜阳再难晨:夕阳西下,难以再次迎来清晨。
不惑云希圣,无闻祇畏人。
- 不惑云希圣:四十岁的人,应该有所觉悟,追求圣人的境界。
- 无闻祇畏人:没有名声,只能畏惧他人。
容身依一室,食力计三春。
- 容身依一室:只能依靠自己的居所,没有其他的依靠。
- 食力计三春:生活所需的粮食和力气需要计算,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什么好东西。
却忆劬劳德,翻怜心动频。
- 却忆劬劳德:想到自己父母辛勤劳作,心中充满感激。
- 翻怜心动频:却常常因思念而感到心痛。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困境和对父母的深深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亲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