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泽苍茫曙色微,眼中风景尚依稀。
疏林半隐黄陵庙,凉雾初消赤壁矶。
波动蒹葭涵日出,沙喧鸿雁带霜飞。
令人却忆曾游处,濯足中流放棹归。
【注释】
- 七泽:指长江中游的七个大湖。苍茫:无边无际的样子。曙色微:黎明时分天色微明。
- 眼中风景尚依稀:眼前景物仍然模糊不清。
- 疏林半隐黄陵庙,凉雾初消赤壁矶:树林稀疏地掩映了黄陵庙,清凉的雾气刚刚消散,在赤壁矶上。
- 波动蒹葭涵日出:水面波动着芦苇,映出太阳出来的样子。蒹葭:一种植物名,多年生草本。
- 沙喧鸿雁带霜飞:沙滩上喧哗地传来雁群的声音,带霜的鸿雁飞去。
- 濯足中流放棹归:洗涤双脚后,在江中划船归来。
【赏析】
此诗是题画诗。诗中所咏之景,为楚江秋晓图。诗人对画面作了生动的描述,并抒发了自己观画后的感想。
开头两句写诗人观赏楚江秋晓图的感受,“七泽苍茫曙色微,眼中风景尚依稀”。这两句诗写诗人观赏楚江秋晓图的感受。七泽即长江中游的七个大湖,苍茫指无边无际的样子。诗人说,天刚蒙蒙亮时看这幅画,只见一片苍茫的景象,但眼前的景色仍不十分清晰。这两句是诗人从画外进入画内,以自己的感觉去描绘画面。
下面四句写画面上的具体内容。第三句写黄陵庙被疏林所掩映;第四句写赤壁矶上,薄雾刚刚散去。这两句诗分别描写了画面上两处最突出的风景。作者用“黄陵”、“赤壁”两个地名,将画面上的景色点染得更为真切动人,使人仿佛看到了黄陵庙和赤壁矶。
五、六、七三句写水中的芦苇荡漾着水波,反射出初升的太阳光芒;沙岸上的大雁发出喧闹声,带着寒气向远方飞去。这三句诗写的画面是动态的。芦苇荡漾,反映日出,这是一幅有动有静的画面;沙岸上喧哗的大雁,这是一幅有动无静的画面,动静结合,相映成趣,使画面更加丰富多采。
最后两句写诗人观赏完画后的感受,“令人却忆曾游处,濯足中流放棹归”。“中流”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站在画中的意境,也表明了诗人的感慨。这里,不仅表达了他对过去游览楚江的怀念之情,而且通过这种联想,还表现了他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整首诗语言凝炼而含蓄优美,意境深远而含蓄不尽。它成功地塑造了画面,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