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疴卧丘樊,庶得脱尘鞅。
三径日就荒,行乐倦还往。
荆榛既蕃芜,荼蓼亦滋长。
幽兰独憔悴,况复缠草莽。
不因馨香发,岂获君子赏。
注释:
又:再,再一次。
养疴卧丘樊:在山间静养疾病。疴,病。丘樊,山野。
庶得脱尘鞅:或许能得到一丝超脱世俗的解脱。
三径日就荒:三间小路渐渐荒芜。
行乐倦还往:游山玩水已经厌倦,不再前往。
荆榛既蕃芜:荆棘和杂草已经长满。
荼蓼亦滋长:荼和蓼草已经长得旺盛。
幽兰独憔悴:幽兰花独自凋谢枯萎。
况复缠草莽:更何况被野草包围。
不因馨香发,岂获君子赏:如果不因为芳香散发而得到君子的喜爱赏识。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晚年隐居生活的写照。诗中描绘了陶渊明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生活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表达了自己与世隔绝、与尘世无缘的情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充满了哲理性。
诗的前两句“养疴卧丘樊,庶得脱尘鞅”描述了诗人在山间静养疾病,或许能得到一丝超脱世俗的解脱。这里的“尘鞅”指的是世俗的束缚,诗人通过“得脱尘鞅”表达出对世俗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后四句“三径日就荒,行乐倦还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三间小路渐渐荒芜,游山玩水已经厌倦,不再前往。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荆榛既蕃芜,荼蓼亦滋长”则进一步描绘了陶渊明居住的环境。荆棘和杂草已经长满,荼和蓼草已经长得旺盛。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荒凉。
最后两句“幽兰独憔悴,况复缠草莽”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幽兰花独自凋谢枯萎,更何况是被野草包围。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世隔绝、与尘世无缘的情感。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富有哲理性,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