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上夷陵,意促日易暝。
乱石劖马蹄,丛棘罥衣领。
登山若攀天,度壑如赴井。
抚膺欲呕心,喘息屡延颈。
但逢过虎迹,夐绝行人影。
顾兹客怀恶,况乃道里永。
毫素难具陈,聊以述短咏。
赴夷陵
远远登上夷陵,时间过得很快天已黑。
乱石割破马蹄,丛棘缠绕衣领。
登山如攀天,过壑似临井。
抚膺欲呕心,喘息多次长颈。
但见虎迹而过,远绝人行踪影。
顾此客心恶,况乃路遥程。
毫素难具陈,聊以述短咏。
注释:
- 迢迢上夷陵: 形容路途遥远。
- 意促: 时间紧迫的感觉。
- 日易暝: 太阳很快就落山了。
- 乱石劖马蹄: 乱石阻碍了马蹄的前进。
- 丛棘罥衣领: 丛林和荆棘缠绕着衣领。
- 登山若攀天: 形容山路陡峭,攀登如攀天。
- 度壑: 越过壑谷。
- 抚膺欲呕心: 感到极度的不适。
- 喘息: 呼吸急促。
- 过虎迹: 走过了老虎留下的痕迹。
- 夐绝行人影: 远离行人,无人相伴。
- 顾兹: 此处。
- 恶: 心情恶劣。
- 道里: 道路。
- 毫: 毛笔、墨汁。
- 素: 纸张。
- 具: 详尽地、充分地。
- 短咏: 简短的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夷陵途中所作。全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首句“迢迢上夷陵”便奠定了整个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作者行程的遥远和时间的紧迫。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和危险,如“乱石劖马蹄”,“丛棘罥衣领”,“登山若攀天”,这些形象的描述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旅途的艰难险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内心的恐惧和担忧,“喘息屡延颈”,这不仅是身体上的疲劳,更是心灵上的煎熬。然而,尽管旅途如此艰辛,诗人并没有放弃前行的意志,而是选择继续前行,“但逢过虎迹,夐绝行人影”,这种坚持和勇敢的态度也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精神追求。最后,“顾兹客怀恶,况乃道里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旅途艰辛的厌恶,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而“毫素难具陈,聊以述短咏”则表明诗人虽然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希望通过诗歌来记录和传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反映旅途艰辛和人生态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