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亦报罢,理楫遂东归。
达者岂不适,其如人世违。
严城虚暮柝,旧馆振春衣。
知向山中奕,无心谈是非。
【注释】
闻君亦报罢,理楫遂东归。——闻:听说、得知,报罢:辞官归乡。理楫:整理船桨。
达者岂不适,其如人世违。——达者:通达事理的人;适:安逸。其:还是,还是。
严城虚暮柝,旧馆振春衣。——严城:即边关。虚:空虚,指没有守卫。暮柝:傍晚的更夫击响的铜器声。
旧馆:指故乡或故里。振春衣:指收拾行装准备返回。
知向山中奕,无心谈是非。——《太平御览》卷六百四十二引《世说》:山涛为吏部尚书,举贤良直言极谏之士,而王戎常避席曰:“今之贤才,何可尽乎?”时人以为山公难致人才,王戎实不能也。
弈(yì):下棋。
【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得比较含蓄,不写离愁别恨,却有一股清高脱俗之气。诗人在诗中对薛畏斋的人品和才能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首句“闻君亦报罢”,是说自己知道薛畏斋已经辞官了。“报罢”二字说明薛畏斋已不再做官了,所以才会离开官场,回到故乡。次句“理楫遂东归”,则是说薛畏斋已经收拾行装准备回家了。“理楫”一词,不仅表明了他要去的地方是在水边,而且从“理楫”二字中还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是宁静的、闲适的,因为他要离开的是官场,而不是战场。
第三句“达者岂不适”,则是对薛畏斋的赞扬。“达者”在这里是通达事理、能够明辨是非的人。“岂不适”,意思是说这样的人怎么会不舒服呢?因为这样的人不会去追求功名利禄,所以才会感到心身舒畅。
第四句“其如人世违”,是诗人对薛畏斋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薛畏斋的劝勉。这里的“其如”,可以理解为“还是”,也可以理解为“还是不是”。两句的意思是说,你虽然是个通达事理的人,但是人世间的事情还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的,你还是应该去适应它。
第五句“严城虚暮柝”,是对薛畏斋的赞美。“严城”是指边关。“虚”字是虚设的看守的意思,“暮柝”是傍晚时分敲更的铜制器具。两句的意思是说,你的故乡边关虽然空虚无人,但是到了傍晚时分,还是会有敲更的声音传来,这说明边关是有人的,而且有人在守护着它,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啊!
第六句“旧馆振春衣”,也是对薛畏斋的赞美。“旧馆”是故乡或故里,“振春衣”是收拾好行装准备出发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你已经收拾好行装准备回家了,可见你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
最后一句“知向山中奕”,是对薛畏斋的劝勉。“知向”是知道将要去做某件事的意思,“山中奕”是下围棋的游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既然知道即将要回家了,那么就应该好好地休息一下,不要总是想着那些烦心的事,应该像古人那样专心致志地玩一局围棋游戏,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没有太多的修饰和渲染,但是却能将送别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