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墙摧土覆阶,故侯题句昔曾来。
政称循吏湖再辟,力比巨灵山自开。
环砦危峰森似戟,照人寒水净于苔。
居民总爱甘棠馆,嘉树何妨为更栽。
【解析】
此为七绝,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抒情,尾联作结。诗的前四句是第一层,写白斜巡检署的遗迹。从“故侯题句”一句可知,这是前明名臣张辅所建的古迹。张辅在至正八年(1348)曾来过这里,并留下了题句:“白下青山埋帝骨,斜阳芳草忆王孙。”这两句诗,既点明了遗址所在,又写出了当年的情景。后三句是第二层,写自己重到白斜的感受。“政称循吏湖再辟,力比巨灵山自开”,意思是:如今白斜巡检署的遗迹,已经恢复了昔日的原貌;我来到这个地方时,看到那巍峨耸峙、直刺云天的山岳,仿佛是由人力劈开的一样。“环砦危峰森似戟,照人寒水净于苔”二句,进一步描绘出一幅山高林密、水清石洁的画面。“居民总爱甘棠馆,嘉树何妨为更栽”,则表明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与向往。
【答案】
①画虎墙摧土覆阶,故侯题句昔曾来:②政称循吏湖再辟,力比巨灵山自开:③环砦危峰森似戟,照人寒水净如苔:④居民总爱甘棠馆,嘉树何妨为更栽。赏析:此诗以“故侯”指代张辅。诗人由张辅题句的遗迹,引出对白斜巡检署的怀想。首联“故侯题句昔曾来”一语,点出了张辅曾在此题句的历史事实,从而勾起作者对历史旧事的回忆之情。颔联“政称循吏湖再辟,力比巨灵山自开”二句,赞颂白斜巡检的治理功绩。诗人把白斜巡检比作循吏,说其治理白斜如同治理湖水使之重新出现一样,足见其对白斜的治理之效的赞赏之情。颈联“环砦危峰森似戟,照人寒水净如苔”二句,描绘白斜巡检署的遗迹。“环砦”指的是环绕在巡检署周围的山岭;“危峰森似戟”形容山峦险峻而高耸入云,犹如一支支锋利的长矛;“寒水”即清澈的溪流,“净如苔”是说溪水清澈得可以看见底。颈联描写了白斜巡检署周围山岭的险峻和清澈的溪水,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尾联“居民总爱甘棠馆,嘉树何妨为更栽”二句,表达了作者对白斜巡检署遗迹的喜爱和希望重栽甘棠的愿望。尾联中“甘棠馆”是指白斜巡检署内保存下来的张辅题句遗迹,“嘉树何妨为更栽”则是说白斜巡检署的遗迹值得人们去喜爱和保护,而白斜巡检署里生长的树木也是值得栽种的。尾联表达了作者对白斜巡检署的热爱之情,也体现了他希望白斜巡检继续造福于当地人民的良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