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
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
晚途喧葆吹,舆醉出林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第1首:

原诗: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译文:
山中的寺庙里传来了钟声,白日已过黄昏时。渔梁渡口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过河。我随众人一起沿着沙滩向江村而去。我也乘船返回到鹿门山去。

第2首:

原诗:
迢迢九里关山路,霜月昏明愁杀人。
客子久不到,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长长的九里关山路蜿蜒曲折,寒冷的月光下霜雾蒙蒙令人心烦意乱。我已经有很久没有回家了,现在真想回到家乡安葬我的尸骨。

第3首:

原诗: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荒野小路上的云雾全都笼罩在黑夜中,而江船上的灯火独自明亮。清晨起来看看红花沾满泥土的地方,那里正是繁华似锦的成都城。

第4首:

原诗: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
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
晚途喧葆吹,舆醉出林霏。

译文:
寺庙的门敞开着,山间的小道弯弯曲曲。风吹得不厉害,所以帽子没有掉下来。天空中的薄云飘得很近,好像要落到身上似的,我的衣服忽然被云挡住了。背后背着的是挺拔的丹枫,山腰上垂挂着紫红色的菊花。傍晚的时候,有人吹着笙箫,我乘着轿子从树林中走出。

赏析:

杜甫的《九日登千佛山寺五首》是他为重阳节(九九重阳节)而作的组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千佛山寺后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和人生经历的感慨。

诗的前两首描绘了山寺和江面的景色,表现了旅途中的辛苦与寂寞;第三首则描绘了城市的繁华与生活的乐趣;第四首则是整组诗的重点,诗人通过对山寺和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对于自然、对于人生的种种感受和思考。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