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蜗五色石,用之堪补天。
石破天柱折,明月落长安。
龙子发未燥,奇绩凌齐桓。
明月照四海,如何坐愁叹。
短歌闷欲绝,敲碎黄金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读史杂述 其十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女蜗五色石,用之堪补天。(注释:女娲用五彩石头补好了天空。)
五色石,即五彩石,传说中可以用来炼丹或修补天地的神奇石头。用它们来补天,意味着具有极大的力量。
石破天柱折(注释:五彩石的力量强大,足以折断支撑天空的柱子。)
五彩石的力量强大到足以摧毁支撑天空的柱子。这里的“天柱”指的是维系宇宙秩序的支柱,被击破则意味着宇宙秩序的崩溃。
明月落长安(注释:五彩石的力量使明月坠落到了长安。长安在古代是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的是唐朝的都城长安。)
五彩石的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连明亮的月亮都被它的力量所吸引,坠落到了长安这个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带。这里的“长安”象征着繁荣、辉煌的时代。
龙子发未燥(注释:五彩石的力量还未完全发挥出来,就像未成熟的龙子一样。)
五彩石的力量尚未完全显现,就像一条小龙还未能成熟、展翅高飞。这里的“龙子”比喻着有潜力但尚未显露头角的人物或事。
奇绩凌齐桓(注释:五彩石的力量超越了齐国的齐桓公。)
五彩石的力量强大到足以超越历史上著名的霸主齐桓公。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诸侯,以贤明著称。这里的“奇绩”指的是非凡的成就或功绩。
明月照四海(注释:五彩石的力量使得明亮的月光照耀整个四海。)
五彩石的力量如同明亮的月光,普照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东方的大海还是西方的天涯海角。这里的“四海”指的是整个世界或天下。
如何坐愁叹(注释:面对五彩石的力量,我们如何能够坐以待毙,发出忧愁的叹息呢?)
面对如此强大的力量,我们不应该感到恐惧或沮丧。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利用这种力量,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成就。这里的“愁叹”表达了一种消极的情绪,而作者希望读者不要被这种情绪所左右。
短歌闷欲绝(注释:短暂的欢乐过后,我感到无比的郁闷。)
短暂的欢愉过后,我感到深深的郁闷和空虚。这里的“短歌”可能是某种形式的娱乐活动,而“闷欲绝”则形容了作者内心的极度不满和痛苦。
敲碎黄金柈(注释:我决定敲碎那些宝贵的金币,以示我的坚决和决心。)
作者决定要打破那些珍贵的金币,以此来表达他的决心和意志。这里的“黄金柈”可能是指一些贵重的物品或财富,而“敲碎”则是一种决绝的行为。
这首诗通过对五彩石和齐桓公等历史人物的象征性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强大力量的赞美和对弱者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