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竹林中,步兵尽高妙。
登山赋英雄,恸哭兼长啸。
却令两竖子,代我解人诮。
此中深意存,醒人那能料。
吾有数斗酒,垒块可堪浇。
【注释】
读史述 其十二: 指晋阮籍写《咏怀诗》时。据《晋书·阮籍传》,阮籍常驾车到竹林中,“或登高山,临清流”,以抒发志趣。此诗即描写他这种生活情趣,并借以表现自己的感慨。步兵: 汉末建安中,孔融被曹操所忌,与陈群、王粲等共游于许下(今河南许昌)。孔融为汉世名将,故称“步兵”。
登山赋英雄,恸哭兼长啸:意谓阮籍登山赋诗,既痛悼古代的英雄人物,又发出长啸之声。
却令两竖子,代我解人诮:意谓让两个小童来替我辩解。“竖子”是当时对儿童的蔑称。
此中深意存,醒人那能料:意谓其中的深意是难以猜测的。
吾有数斗酒,垒块可堪浇:意谓我有酒可以一醉方休。
【赏析】
《读史述其十二》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句,内容上由“登山赋英雄”到“吾有数斗酒”,层层深入。开头两句写自己登山赋英雄,悲痛欲绝,长啸不已;三、四句写自己不能忍受那些小孩子的冷嘲热讽;最后一句说自己有酒可以一醉方休。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悲凉的心境和愤懑不平之气,而这种心情和情绪正是通过他的诗歌表现出来的。
阮籍的诗多写个人遭遇和感情世界,风格独特。这首诗就是如此。首联写自己登山赋英雄,悲痛欲绝,长啸不已。这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是对自己处境的写照;中间两联则进一步抒写作者不能忍受小人的冷嘲热讽的心情;尾联写诗人有酒可以一醉方休。
全诗从登山赋英雄,到痛悼古人,再到愤慨地指责小人们不理解自己,最后又写出了自己饮酒解愁的情状,层次清楚,结构紧密。前两联都是写自己,但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特别是最后两联,更是集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愤慨之情。
此诗用典较多,且用得贴切自然。如“当年”二字,既点出时间,又暗含了人生易逝、时光荏苒之意;“两竖子”,即两个小孩子,“代我解人诮”一句,巧妙地利用“竖子”一词,既表明了诗人无法忍受小人的冷嘲热讽,也表明了诗人不因别人的冷嘲热讽而动摇自己的志气,更显出诗人的豪放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