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何所乐,不语匡坐时。
每遇点头处,有解无言辞。
安得方寸中,息息常如兹。
微光露馀隙,一动仍复疑。
瞑眩疾乃瘳,古语不我欺。
露尽放明月,旦暮或见之。

【注释】

和陶饮酒:以陶渊明的诗作“饮酒”为韵而作。其十二:指陶渊明的《饮酒》之第十二首。匡坐:即端坐,端起身体正襟危坐。颔(hàn)首:点头。解:理解,领会。安得:如何得到。心斋:道家语,即心中斋戒,清静无为。方寸:心房或心坎,这里代指心灵,心性。微光:微弱的光点。瞑眩疾乃瘳(chōu):病重的人眼昏头昏,久之自然痊愈。瞑眩,病重目昏。瘳,治愈。不我欺:古人说“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此处是说人的毛病不会永远不变。

【赏析】

这是一首拟陶诗,写一个读书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开头四句,作者自叙闲居时的乐趣,说自己端坐正襟,默默思考,每当遇到有深意之处就频频点头,然而又无法说出,只能在心里默会,于是不禁感慨万分,想得到一颗“方寸之心”,但如何才能达到呢?接着,作者又想到,如果自己的心能像明月那样皎洁明亮,那么自己对陶渊明的认识就会像黑夜中明亮的月光一样,时时处处都清晰明朗了。这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前文的总结。

全诗用典精严,含蓄隽永,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崇敬与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