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索亦已久,好客相与至。
浊醪饮前庭,主人独先醉。
风日恬以愉,邻竹乱行次。
每念佳会难,沉湎非所贵。
礼肃意乃和,相对有馀味。
【赏析】
此诗为和陶饮酒之作。诗人以酒会友,与陶潜的《和郭主簿》有相似之处,然陶诗多写隐居之乐,而此诗则多写宴饮之欢。诗人在宴集之际,心情舒畅,兴致盎然,故其诗句也显得轻快活泼。
首句“离索亦已久”,即言与朋友相别已久,久别重逢,自然高兴。次句“好客相与至”,即说主人热情地接待客人。“相与至”三字,表明宴饮的热闹场面。第三句是说:美酒摆在前面,主人却独自先醉了。这句诗既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又暗示宴饮的盛况。第四句“风日恬以愉”,描绘宴会上天气和煦,令人愉悦的情景。这一句中,“风日”一词不仅点出了时间,还渲染了气氛;“恬”字写出了心情的轻松愉快,“以愉”二字则写出了对这种愉快心情的感受。第五句“邻竹乱行次”,描绘出宴会上的热闹场面。这里,“邻”指近旁的竹林,“乱”指杂乱无章,“行次”指行走、徘徊。诗人将竹林中的行人比作宾客,用“邻竹乱行次”来比喻他们的到来给宴会增添了欢乐。
第六句“每念佳会难”,诗人回想起自己曾经参加过许多宴会,但像这次这样愉快的聚会却是难得一见的。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这次宴会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这种难得的相聚时光的珍惜。第七句“沉湎非所贵”,诗人认为,虽然能够尽情地喝酒,但过于沉湎其中并非值得追求的东西。这句诗既表明了诗人对饮酒的节制态度,也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观。第八句“礼肃意乃和”,诗人指出,当大家按照礼节行事时,宴席的气氛就会变得和谐。第九句“相对有馀味”,诗人说,当人们相互交谈、品味美酒时,他们的谈话就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这首诗的翻译为:与朋友分别了很久,我们终于相聚在一处。主人热情地招待客人,自己却先喝得酩酊大醉。宴会上,阳光明媚,令人感到舒适愉悦,周围邻居的竹子也为他们的到来而欢快地摇曳着。每当想起这次宴会的美好时光,我都会感慨不已,沉溺于酒中并不是我所追求的。当我们遵守礼仪时,宴会的气氛就会变得和谐融洽。我们相互交流着心得感受,品着美酒的滋味,谈论着各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