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室小有天,空庭小有风。
绕榻置青箱,坐卧古籍中。
一叶堕周易,知与前林通。
萧疏秋树间,茨屋三五弓。

【注释】

①斗室:小房间。小有天:小而有天地之气象,指空间很小。空庭:空荡的庭院。②青箱:古代的书箱。③一叶:一本。周易:指《易经》,即《易》。知:知晓,了解。前林通:《易》中的道理可以与自然万物相通。④萧疏:形容秋树枝叶稀疏。③茨:一种植物,用其皮为屋顶。三三五五弓:形容房屋简陋。⑤“和陶”句:意言诗人与陶渊明饮酒赋诗,相互交流心得。

【译文】

我住在一个狭小的小屋里,但仿佛有宇宙的广阔。我坐在庭院里,也感到风的吹拂。我把书架放在地上,把书卷放在上面,在书中寻找乐趣。我在阅读中发现,《易经》中的原理与自然相联系。秋天的树木稀疏,只有几间茅草屋,就像我一样。

【赏析】

《和陶饮酒 其十七》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作者虽身处斗室之中,却能“小有天”、“小有风”,心胸豁达开阔,不因狭小的生活空间而自惭形秽。他与陶渊明饮酒赋诗,相互交流心得。在诗中,他不仅赞美了陶渊明的人格,而且表现了自己的志趣。

首联写室内外环境。“斗室小有天”,以小见大,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空庭小有风”,以小见大,写出了诗人心境的闲适,表达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之情。“绕榻置青箱,坐卧古籍中。”两句描写了书房的布置。“一叶堕周易,知与前林通”,这两句写自己读《周易》的感受。“萧疏秋树间,茨屋三五弓”,这两句写自己的居住环境。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诗人隐居山阴时。诗人在山水之间过着清高闲逸的生活,经常与隐士们饮酒赋诗。《和陶饮酒 其十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全诗语言简练、含蓄,充满了诗人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