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隐耻泉石,鳏官耻荣仕。
当余无事时,世纷孰缠已。
胡为俯仰间,赧赧亦怀耻。
溯风一登高,秋思几千里。
天地一何旷,渺茫窅无纪。
苟不与之然,堕落无底止。
所耻其在兹,日月曷敢恃。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每一句的字数都是五字,共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顽隐耻泉石,鳏官耻荣仕。
顽隐耻泉石,鳏官耻荣仕。
顽隐:指顽固地隐居不仕。泉石:指隐居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清静、幽美的环境。
鳏官:指单身的官员,没有配偶的官员。耻荣仕:指耻于做官,因为做官意味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但同时可能也会失去自由和个人时间。
当余无事时,世纷孰缠已。
当余无事时,世纷孰缠已。
当余:指作者自己。无事时:指没有公务缠身的时候。
世纷:指世间的种种纷扰和纷争。孰:谁。缠:困扰。已:停止。
胡为俯仰间,赧赧亦怀耻。
胡为俯仰间,赧赧亦怀耻。
胡为:为什么。俯仰间:指忙碌于世事之间,忙碌于各种事务之中。
赧赧:羞愧的样子。亦:也。怀耻:心中充满耻辱感。
溯风一登高,秋思几千里。
溯风一登高,秋思几千里。
溯风:逆风而上。登高:登上高处。秋思:秋天的思绪或感受。
秋思几千里:形容作者在秋天时,思绪飞扬至遥远的距离。
天地一何旷,渺茫窅无纪。
天地一何旷,渺茫窅无纪。
天地:指自然和宇宙。一何旷:多么空旷。
渺茫:模糊,遥远。窅无纪:无法追溯其边际。
苟不与之然,堕落无底止。
苟不与之然,堕落无底止。
苟:如若。之:代词,指前文提到的“天地”等抽象概念。然:如此。
堕落无底止:比喻如果违背自然的规律,那么就会陷入无尽的困境中无法自拔。
所耻其在兹,日月曷敢恃。
所耻其在兹,日月曷敢恃。
所耻:值得羞耻的事情。兹:这里。日月:指太阳和月亮,古人常用它们来象征时间和光明。曷敢恃:怎么敢依赖?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愿望。他通过对比泉水和山石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追求自然生活的决心。最后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