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俗竞工巧,绘画丧乃真。
自从解啼笑,浑沌失其淳。
江河日趋下,衣冠日趋新。
每逢桃花开,慨然思避秦。
举世汨泥涂,否亦随飘尘。
烈士怀苦志,自立良辛勤。
陶令起晋季,乐与遗迹亲。
饱历馁与寒,意中常津津。
诗成倩友录,酒熟漉以巾。
先生古遗朴,渺渺羲前人。

【注释】

和陶饮酒二十首:晋陶渊明的诗歌集。

时俗竞工巧:当时世俗都追求精巧。

丧乃真:失去了真实。

自:从。解啼笑:解除了人世间的一切欢乐。

浑沌:混沌。失去淳朴。

江河日趋下:指社会风气日下,道德沦丧。

衣冠日趋新:指人们服饰华丽而浮华不实。

桃花开:指春天的到来。

慨然思避秦:感慨时光易逝,人生苦短,不如避世隐居。

汨泥涂:被污泥浊水所染。否:指不得意的时候。

随飘尘:随着世俗的变化而飘荡。

烈士怀苦志:有志向的人内心充满苦痛。烈士:壮士。

自立良辛勤:要靠自己努力才能成功。

陶令起晋季:陶渊明在晋末隐居躬耕田园。

乐与遗迹亲:乐于亲近古迹。

饱历馁与寒:经历过饥寒之苦。

意中常津津:心中经常觉得满足。津津:形容心满意足的样子。

倩友录:请求朋友记录。

古遗朴:古代遗留下来的质朴。

渺渺羲前人:像远古圣人一样伟大。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诗人归隐田园生活和对当时世风的不满之作。诗中抒发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自然纯朴生活的追求,以及归隐田园后的怡然自得心情。

开头四句,写时俗竞工巧,绘画丧真,从侧面表达了诗人对时俗的不满和批判。“自从解啼笑”以下八句则直接抒情。“自从解啼笑,浑沌失其淳”,意思是自从人世间一切欢乐解除,人们就变得浮躁、虚伪,失去了纯真的淳朴本性。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也是全诗的中心所在,作者通过对比来表达他对时俗的厌恶和批判。“江河日趋下,衣冠日趋新”,意思是说社会上的风气一天比一天堕落,人们的服饰也一天比一天华丽。这里用“江河”比喻人的品行,用“衣冠”比喻人的服饰,以物喻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俗的堕落。“每逢桃花开,慨然思避秦”,意思是每当看到桃花盛开,他就会感慨万分,思念避世。这两句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他对时俗厌恶的表现。最后八句写诗人的生活状况和心态。“举世汨泥涂,否亦随飘尘”,意思是当世的人都被污泥浊水所染,不得意的时候也随波逐流,沉溺于世俗之中。“烈士怀苦志,自立良辛勤”,意思是有志之士内心充满痛苦,只有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成就事业。“陶令起晋季,乐与遗迹亲”,“陶令”即陶渊明,他是晋代的一位诗人,这里说他在晋末隐居躬耕田园,乐于亲近古迹。《诗经·大雅·皇矣》有“谓山之高兮,亦有及乎?梁栋伊轧,析木为理”之句,《毛传》曰:“析,治也。”这里借指梁栋等建筑,用来比喻古人的遗迹,表明诗人乐于接近这些古迹,从中寻找乐趣。“饱历馁与寒,意中常津津”。意思是经历了饥寒之苦之后,心中常常觉得很满足。《诗经·小雅·北山》有“我徂东山,慆慆不归”,这里借用其意,表现诗人在艰难困苦中仍能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和精神境界。“诗成倩友录,酒熟漉以巾”,意思是写诗之后请友人记录下来,酿酒成熟了就用毛巾过滤一下。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重视。“先生古遗朴,渺渺羲前人”,意思是先生如同远古圣人一样伟大。这里的“先生”是指诗人自己,他把自己比作古代的圣人,以此来表达他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全诗通过对时俗的批判,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自己归隐田园后生活的描绘和表达,以及对古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在现实中的无奈和失落。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