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剑须铁英,良工锻炼成。
铦镡淬碧水,莹锷发坚硎。
差差动阴缦,耿耿开阳精。
奇名劣紫电,硕价羞青萍。
龙光远缭绕,虎气高峥嵘。
手持慨无敌,腰佩夸有灵。
君子愿自卫,万镒勤相徵。
岂容韬玉匣,蚤见归彤庭。
饰以黄金鞘,络以赤绒缨。
剸彼邃山犀,断彼沧海鲸。
鬼母悲敛迹,神奸慄藏形。
昕夕置左右,天下歌雍平。
匪徒异三尺,巨阙奚足称。
宝剑篇赠章给事元益
雄剑须铁英,良工锻炼成。
铦镡淬碧水,莹锷发坚硎。
差差动阴缦,耿耿开阳精。
奇名劣紫电,硕价羞青萍。
龙光远缭绕,虎气高峥嵘。
手持慨无敌,腰佩夸有灵。
君子愿自卫,万镒勤相徵。
岂容韬玉匣,蚤见归彤庭。
饰以黄金鞘,络以赤绒缨。
剸彼邃山犀,断彼沧海鲸。
鬼母悲敛迹,神奸慄藏形。
昕夕置左右,天下歌雍平。
匪徒异三尺,巨阙奚足称。
注释:
- 雄剑:指威猛的宝剑。2. 铁英:指宝剑中的铁质成分。3. 良工:指熟练的工人。4. 铦(qiān)镡:锋利的边缘。5. 碧水:清澈的水。6. 莹锷(yè)发坚硎(xín):宝剑的锋利与坚硬如磨利的刀刃和磨石。7. 阴缦(màn):阴暗。8. 耿耿:明亮的样子。9. 奇名:特殊的名称。10. 紫电:传说中的神剑。11. 硕价:贵重的价格。12. 龙光:像龙一样闪烁的光芒。13. 蛟:古代传说中能变化为龙的神兽。14. 螭(chī):传说中的一种龙。15. 虎气:形容气势如虎。16. 手持慨无敌:手中握着宝剑,感到无比自豪和自信。17. 腰佩夸有灵:腰间佩戴着宝剑,感到它的灵性。18. 君子愿自卫:君子希望用这把宝剑保护自己。19. 万镒(yì):重量单位,一镒等于二十两。20. 韬(tāo)玉匣:隐藏起玉制的武器。21. 绛(jiàng)红:深红色。22. 琼浆:美酒。23. 金鞍:华丽的马笼头。24. 赤绒缨(yíng):红色的丝绳。25. 邃山犀(xiān):深山里的犀牛角。26. 沧海鲸(jīng):大海中的鲸鱼。27. 鬼母:神话传说中的鬼怪母亲。28. 神奸:狡猾的神仙或妖怪。29. 昕夕:早晚。30. 天下歌雍平:天下人都唱颂扬太平的歌曲。31. 巨阙:巨大的剑。32. 奚:怎么。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赞美宝剑为主题,描绘了宝剑的精美和威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
首联“雄剑须铁英,良工锻炼成。”描述了宝剑的材质和锻造过程。雄剑指的是威猛、刚劲的宝剑,而铁英则是宝剑的精华所在,需要经过熟练工匠的精心锻造才能成型。这两句通过描绘宝剑的外观特征和制作过程,为下文的赞美铺垫了基础。
颔联“铦镡淬碧水,莹锷发坚硎。”进一步描绘了宝剑的细节。铦(qiān)镡是锋利的边缘,淬(cuò)碧水则是将宝剑浸泡在清澈的水中进行淬火处理,使其更加锋利。莹锷发坚硎则是指宝剑的刃口晶莹剔透,锐利无比。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宝剑的品质和威力。
颈联“差差动阴缦,耿耿开阳精。”则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宝剑的神秘气质和力量比作龙和蛟的形象。差差动阴缦则形容宝剑的光芒如同黑暗中的一条龙,而耿耿开阳精则形容宝剑的锋芒犹如太阳中的一道光芒。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宝剑赋予了生命力和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性和想象力。
尾联“持慨无敌,腰佩夸有灵。”表达了诗人对于宝剑的珍视和自信。持慨无敌则形容手持宝剑时的那种自豪和自信,腰佩夸有灵则是对腰间宝剑灵性的赞美。这两句通过对宝剑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英勇无畏、坚定信念的认同和自信。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宝剑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武勇的重视和崇尚,以及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