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天上月,古今照关山。
荷戈来此地,白首几人还。
借问天上月,古今照关山。荷戈来此地,白首几人还。”是明代诗人魏称创作的《关山月三首 其三》中的一句。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 逐句释义:
- 借问天上月,古今照关山: 诗的开头提问天空中的月亮,它自古以来照耀着关山。这里的“关山”指的是历史上的险要之地,如边关、山川等,象征着国家的边疆或重要的地理区域。月亮作为自然的象征,在这里被用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永恒的自然规律。
- 荷戈来此地,白首几人还: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身着军装,来到这片土地的情景。这里的“白首”指的是年岁已高,可能是指他自己或其他士兵。而“几人还”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或对战争结束的期盼。
- 译文:
- 借问天边明月,它自古照亮了关山。
- 我身披战甲来到此地,白发苍苍的能有几人归来?
- 赏析:
- 借问天边明月,它自古照亮了关山: 这句中的“问”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好奇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处境的反思。月亮作为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记忆。通过提问,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时间的答案,或者是一种关于存在和意义的探讨。
- 我身披战甲来到此地,白发苍苍的能有几人归来: 这里的“白首”是对诗人自身的描述,也暗指其他士兵或战士。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全和边疆的稳固,选择披上战甲,来到这片充满挑战和危险的地方。然而,面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牺牲,诗人不禁发问:“白发苍苍的能有几人归来?”这句话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关山月三首 其三》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更通过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提醒人们在和平时期不忘历史教训,珍惜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