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月,月在秋江如可掇。
秦时曾照玉龙堆,汉世常穿金凤阙。
凤阙清辉映画楼,风生洲渚锦帆秋。
白云一去迷前浦,江水东回逐月流。
月光一何皎,客愁一何悄。
玉盘灭没波盈盈,彩袖飘摇苏小小。
扬子江头见月光,华堂宝烛夺辉煌。
鱼龙寂寞金波冷,乌鹊依微玉树凉。
濯濯芙蓉双蒂断,怯怯鸳鸯比翼狂。
比翼鸳鸯自成匹,独眠孤妇不胜泣。
春去秋来恨几时,月圆月缺嗟何及。
锦帐飕飗可奈秋,惜芳人倚木兰舟。
金闺草阁还同照,纨扇蛾眉一样愁。
几度霜寒听暮笳,况堪羌笛《落梅花》。
江城大地三千里,江月斜悬四五家。
良人几戍交河北,妾梦空惊海上槎。
海上槎,叹秋月。
任尔团团比玉容,胡不双双对玄发。
千门万户竟能为,七宝三窟望空绝。
姮娥既老不嫁人,吴公采薪何时歇。
《秋江月》是一首充满古风韵味的七绝,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秋夜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秋江月” :诗题即景,直接点明了主题,即秋夜的月光。
“月在秋江如可掇” :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认为它如同可拾之物,易于亲近。
“秦时曾照玉龙堆” :以秦始皇时期的传说为引子,赞美月亮的美丽,如同照亮了玉龙般璀璨。
“汉世常穿金凤阙” :借用汉代长安城中著名的明光宫和未央宫等宫殿的华丽装饰,来比喻月亮的皎洁与辉煌。
“凤阙清辉映画楼” :描绘了月光下华丽的建筑,如画楼般美丽动人。
“白云一去迷前浦” :以飘渺的白云作比,表达对月亮的无限遐想和留恋。
“江水东回逐月流” :描述了江水随着月亮的移动而流动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月光一何皎,客愁一何悄” :表达了诗人因明月而生发的孤独和寂寞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深深愁绪。
“玉盘灭没波盈盈” :用玉盘消失在水中的形象,形容月光的清澈透明。
“彩袖飘摇苏小小” :借苏小小的故事,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扬子江头见月光” :回到现实中,诗人再次看到了那轮明亮的月光,引发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慨。
“华堂宝烛夺辉煌” :以华美的宫殿中的烛火来比喻月光的辉煌,突出其光芒四射的美丽。
“鱼龙寂寞金波冷” :描述了夜晚中鱼儿和龙的寂寞,以及金色波纹中传来的冷寂之感。
“乌鹊依微玉树凉” :以乌鹊依傍玉树的清凉景象,比喻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千门万户竞为” :描绘了人们争相欣赏这美丽的月色景象。
“几度霜寒听暮笳” :反映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多次倾听远处传来的笳声,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江城大地三千里,江月斜悬四五家” :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江城之大和月光照临之广。
“良人几戍交河北” :以边塞战事为背景,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哀愁和对和平的渴望。
“独醒妇失孤泣梦” :借独醒妇人失去依靠、独自哭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苦难的感慨。
“春去恨年几不还” :表达了对春日离去、岁月无情的无奈和悲伤。
《秋江月》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同时,通过对历史的联想和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