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龚高士,新从故里来。
入门丰采旧,怜我鬓毛衰。
共坐论书画,相延置酒杯。
萧斋看日莫,不得更徘徊。

【释义】

这首诗是诗人在龚自珍来访时所作。首句写自己远道而来,二句写主人的风采,三句写自己的感受,四句写两人的交谈,五句写主人设酒款待,六句写日暮时分,不能久留的情景。

【译文】

我来自吴下,龚先生是个高雅的读书人。你刚从故乡回来,我的风采也大不相同了。一进门,看到你的丰采,使我不禁想起了过去。可怜我这衰朽的鬓毛,已不中用了。我们坐下来谈论书画,又一起摆上酒来喝酒。傍晚萧瑟的斋房中,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不能再在这里多停留片刻。

注释:

  1. 吴下:指吴地,即今江苏一带。高士:指名士、贤士。
  2. 新从故里来:龚自珍曾到过苏州,自称“吴中寓公”。
  3. 怜:爱惜。
  4. 萧斋:冷清的书房。莫:晚。
    赏析:
    此篇为酬答诗,是作者与友人相见而作。全诗紧扣“见访”二字,从不同的角度着笔,表现了两人相见时的喜悦和友情。
    首联先点出“见访”之由,然后以“吴下龚高士,新从故里来”,交待了龚自珍的身份。龚自珍,字子重,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他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及诗人。他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三大儒”,又与王夫之齐名,并称“南有宋玉,北有鲁阳”,所以人们常称他为“龚圣人”。
    颔联紧承首联,写诗人与龚自珍一见如故,十分高兴。诗人对龚自珍的到来表示由衷的喜悦。“入门丰采旧”,意思是说,龚自珍刚一进门,就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诗人用“丰采”一词,既形容龚自珍外貌俊美,也暗喻他的学识渊博;用“旧”字则表现出诗人对龚自珍的熟悉程度。“怜我鬓毛衰”,意思是说我的头发已经白了,真是令人伤感啊!这里既有对龚自珍年龄增长的感叹,也有对自己衰老的无奈。两句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对比关系,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颈联进一步描写两人的交谈内容和情景。“共坐论书画”,意思是说他们一边饮酒一边谈论书画艺术。这里既表现了他们的高雅情趣,也暗示了他们在艺术上的交流。“相延置酒杯”,意思是说他们互相劝酒,气氛十分热烈。这一句进一步展现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尾联宕开一笔,写诗人因日暮而不便逗留。“萧斋看日莫,不得更徘徊”,意思是说因为天气晚了,所以不能在萧斋再逗留一会儿。这里的“看日莫”既指时间到了黄昏,又暗含了诗人对龚自珍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也体现了诗歌的艺术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