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江淹独黯然,惜馀供奉更堪怜。
窗前读易人孤坐,灯下苦吟僧未眠。
斗欲旋时还北指,日难留处已西偏。
曙楼莫放钟声过,回首东风又隔年。
乔司马席上送春限韵
江淹独黯然恨别,余供奉更堪怜
诗词赏析
《乔司马席上送春限韵》是明代诗人谢承举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深深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解析和赏析。
“恨别江淹独黯然”,这句诗中的“恨别”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而“江淹独黯然”则运用了典故,江淹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别赋》写尽世间离愁别恨,被誉为千古奇文。这里的“黯然”一词形容作者心中无尽的哀愁。
“惜馀供奉更堪怜”,这里的“供奉”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或地位较高的人物,而“更堪怜”则是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怜惜之情。这里的“怜”字表明了作者对友人的关爱之情。
“窗前读易人孤坐,灯下苦吟僧未眠”,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作者在窗前阅读《易经》(一种古代哲学著作),独自坐着沉思;而在灯下,他苦吟诗文,直到深夜仍无法入睡。这里的“孤坐”、“未眠”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坚持。
“斗欲旋时还北指,日难留处已西偏”,这句诗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象的变化。这里的“斗欲旋”、“日难留”都是用来形容时间的飞逝和太阳的位置变化。这里的“还北指”、“已西偏”则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色。
“曙楼莫放钟声过,回首东风又隔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叹和怀念。这里的“曙楼”、“钟声”都是与清晨有关的意象;而“回首东风又隔年”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乔司马席上送春限韵》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离别和时光的深刻感悟。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