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侯貌出苍筤竹,叶上湘妃泪未干。
烟雨昼迷丹鸑鷟,霜风秋劲碧琅玕。
脩茎拟截伶伦管,和气潜驱嶰谷寒。
此意秪令谁赏识,高堂素壁静时看。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注释:
- 李侯(李息斋):指代李姓的人,这里可能是一位名叫李的文人。
- 苍筤竹:泛指竹子,因为竹子的颜色偏青,故称“苍筤”。
- 湘妃泪:传说中湘水女神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哭舜后泪滴在竹上,因而得名。
- 烟雨昼迷丹鸑鷟(zhuō): “烟雨”形容景色朦胧,“丹鸑鷟”是传说中的神鸟,此句描述竹影在雨中显得朦胧如烟,如同丹鸑鷟一般。
- 霜风秋劲碧琅玕:霜风吹拂下的竹林,其颜色更加鲜明如玉,形容竹子经霜打后更显坚韧。
- 脩茎拟截伶伦管:脩茎,修长的竹杆;伶伦管,即笙箫等管乐器,此处比喻笛子般修长而优雅的竹竿。
- 和气潜驱嶰谷寒:嶰(péng),一种古琴名;和气,和谐的气息;嶰谷寒,寒冷的山谷。此句形容竹笛发出的和谐声音,能驱散寒冷。
- 此意秪令谁赏识:只令谁赏识,只有谁能够欣赏这种意境。
- 高堂素壁静时看:高堂,高大的厅堂;素壁,白色的墙壁;静时看,闲暇时欣赏。此句表达作者希望有知音能静静地欣赏这份清雅。
- 译文:
李息斋的墨竹,色泽苍翠欲滴,仿佛是湘妃的泪水还未干涸。雨雾之中,墨竹的倩影隐约若隐若现,宛如神话中的丹鸑鷟。当秋风起时,墨竹依然挺拔如初,散发着清新的气息。那修长如琴箫的竹杆,仿佛能吹出和谐的旋律,驱散周围的寒冷。这种意境,只有知音者才能领悟。空闲时,我们一同坐在高堂,欣赏那洁白的墙壁上的墨竹,感受那份静谧之美。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息斋墨竹的高洁与坚韧,以及它带给人的宁静与和谐之感。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对比、象征等,使得整首诗富有层次感和美感。特别是将墨竹比作湘妃的泪、丹鸑鷟等神话生物,增添了诗意和神秘色彩。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墨竹的喜爱以及对知音者的渴望,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高雅生活的情怀。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