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滑泥深去马迟,雪残青嶂不多时。
荒烟蔓草中郎宅,素石清溪烈妇祠。
日落风生临水树,野寒云湿渡江旗。
宣光事业存书史,北望凄凉有所思。
【译文】
山路崎岖,马不能行走,只能慢慢地走。雪还残存着,青山也显得不多了。荒烟蔓草间郎家宅第,素石清溪边烈女祠。夕阳西下,风生树影,野寒云湿渡江之旗。宣光事业流传书史,向北远望,凄凉有所思。
【注释】
磴滑:石磴滑。磴,石磴,台阶。
去:往。
青嶂:青色的山峰。
中郎宅:指东晋大诗人谢安的故居。中郎,即谢安。谢安是东晋名臣,曾镇守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别墅在嵊县。
烈妇祠:相传春秋时期吴国忠臣伍子胥被夫差所杀,其妻逃至吴国后自杀。后人立祠以祀伍子胥,称“伍公祠”,又称“烈女祠”。
日落:太阳落山。
风生:风起。
临水树:面对流水的树。
野寒云湿渡江旗:野地寒冷,云气湿重,渡江时旌旗飘扬。
宣光事业:宣帝司马炎的事业。司马懿死后,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为帝,是为晋武帝。他先后灭了蜀汉和吴国,统一中国。
北望:向北远望。
凄凉:悲凉、凄冷。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341年(晋武帝太康元年),作者谢安辞官后回故里上虞。这首诗就是谢安在返回故乡途中写的。
第一句写山路曲折险峻,马儿难以行进。第二句说大雪已消歇,而青山依然苍翠。第三、四句描写沿途风光:荒草蔓延的宅舍,素净的石头旁的溪流旁的烈女祠。
第五、六两句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风吹树梢,天气转寒,云雾迷蒙;渡江时,旌旗迎风飘扬。
最后两句抒发自己的感情,说自己虽然有建功立业的功绩,但北望中原却十分凄凉,思念亲人朋友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