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出东陆,垂光曜中天。
大哉至阳德,荡萡无颇偏。
坐令惨烈化滋润,顷刻枯槁回鲜妍。
圣人法天道,神化参玄微。
春朝著典礼,上下同光晖。
垂衣向明物自育,帝力皞皞无人知。
春天和,春日丽,但愿宇宙长如春,圣明天子千万岁!
【译文】
太阳从东方升起,它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天空。太阳的光明照耀大地,使万物得到滋润,枯木逢春,焕发生机。圣人效法自然的天道,用神化来调节阴阳,使之达到玄妙的境界。春天是吉祥的象征,万物都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上下一片光明,人们的心情也随之愉快起来。皇帝治理天下,让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帝力浩荡,百姓不知。希望天地永恒,永远像春天一样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前四句描绘了日出、日照、日落等自然景观。“白日”指太阳,“出东陆”,即太阳从东方升起。“垂光曜中天”,太阳的光辉普照天下,照亮了整个天空。“大哉至阳德,荡萡无颇偏”两句赞颂太阳的光明和恩泽。“萡”通“凋”。太阳的光辉普照大地,使草木得到滋润,枯枝败叶重新变绿。“坐令惨烈化滋润”意为太阳的力量能使一切枯萎的东西恢复生机活力。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赞美了太阳的伟大与神圣。
接下来四句写皇帝治理天下,使天下太平。“坐令惨烈化滋润”一句承上启下,既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又是下文的铺垫。“顷刻枯槁回鲜妍”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太阳力量的伟大。“顷刻”即片刻,形容太阳的力量非常迅速。诗人以太阳为喻,赞美了皇帝统治的英明和伟大。
最后四句写春天的美好。“春天朝著典礼”,“著”,同“作”,“典礼”即礼仪。“春朝”是指春季的早晨,“著典礼”即举行礼仪仪式。这里的“典礼”并非指正式的祭祀活动,而是指春天的早晨,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坐令惨烈化滋润,顷刻枯槁回鲜妍”两句则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阐释。“惨烈”是指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灾难,“枯槁”是指植物枯萎死亡的状态,“鲜活妍”则是指植物生机勃勃的样子。诗人以太阳为喻,赞美了和平安宁的生活以及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皇帝统治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