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疲马踏苔痕,剥啄空敲竹下门。
高士亦知嗔俗客,尘踪应愧负芳园。
偶依幽处聊澄虑,忽对残花欲断魂。
却忆春风红紫烂,名亭锦瑟倒金樽。
过姚定之园亭不遇
暮春疲马踏苔痕,剥啄空敲竹下门。
高士亦知嗔俗客,尘踪应愧负芳园。
偶依幽处聊澄虑,忽对残花欲断魂。
却忆春风红紫烂,名亭锦瑟倒金樽。
注释:
- 暮春:指春季晚期。疲马:疲惫的马,这里代指作者自己。苔痕:苔藓的痕迹。剥啄:敲门的声音,形容轻慢地敲击。
- 高士:指高尚的隐士。亦知:也懂得。嗔(chēn)俗客:嫌恶庸俗之人。尘踪:世俗的踪迹。应:应当。负:辜负。
- 偶依:偶尔依附。闲:闲暇,这里指清静的地方。澄虑:澄清思绪。残花:凋谢的花,这里用来比喻逝去的时光。
- 却忆:回忆。春风:春天的气息、景象。红紫:花朵的颜色,借指美好的时光。烂:丰富多彩。
- 名亭:有名的亭子。锦瑟:美丽的琴,这里指优美的园林景色。倒金樽(zūn):倾倒酒杯,表示欣赏、陶醉。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人在游览名园时,因主人不在而未能见到主人,于是便想象着与主人相见的情景。首联写自己到访园亭时的所见所感,颔联抒发了自己对主人的思念之情,颈联描绘了园中的美景和自己的心境,尾联则是对自己未能见到主人的遗憾和想象。全诗通过对园亭的描写和对主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