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风脆已梳黄,潮落溪毛石露梁。
帆脚压霜寒撒网,柁牙移月夜鸣榔。
载车有猎曾占渭,鼓枻无歌岂濯湘。
又得锦鳞长尺半,邻翁新酒正吹香。
注释:
柳条风脆已梳黄,潮落溪毛石露梁。
帆脚压霜寒撒网,柁牙移月夜鸣榔。
载车有猎曾占渭,鼓枻无歌岂濯湘。
又得锦鳞长尺半,邻翁新酒正吹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一幅渔人捕鱼的画面。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色彩。
第一句“柳条风脆已梳黄”,描述的是柳条在微风的吹拂下,已经变得柔软而黄润,如同被梳理过一样。这里的“风脆”形容柳条的质感,“梳黄”则描绘了柳条的颜色,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第二句“潮落溪毛石露梁”,描绘的是潮水退去后,溪边的石头露出了水面,形成了一条条细长的溪毛,如同一座座小桥横跨在水面上。这里的“潮落”表示时间的流逝,“溪毛石露梁”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第三句“帆脚压霜寒撒网”,描述了渔人驾驶着帆船,在霜冻的天气里撒网捕鱼的情景。这里的“帆脚”指的是船帆的脚部,“压霜寒撒网”则描绘了冬日捕鱼的场景,表达了渔人不畏严寒的精神。
第四句“柁牙移月夜鸣榔”,描绘了渔人在夜晚驾船时,通过敲击船舷发出的声音来驱赶鱼群。这里的“柁牙”指的是船舵,“移月夜鸣榔”则描绘了夜晚捕鱼的情景,表达了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第五句“载车有猎曾占渭,鼓枻无歌岂濯湘”,描述了渔人在捕捞到鱼后,曾乘坐马车前往渭城狩猎,而如今却选择在湘江边划船唱歌。这里的“载车有猎”指的是曾经的狩猎活动,“曾占渭”则暗示了渔人的过去,而“鼓枻无歌”则表达了渔人现在的生活状态,不再为生活所迫。
第六句“又得锦鳞长尺半”,描述了渔人在捕鱼时,又捕获了一条长一尺半的锦鳞鱼。这里的“锦鳞”指的是美丽的鱼类,“长尺半”则描绘了鱼儿的尺寸,体现了渔人丰收的喜悦。
最后一句“邻翁新酒正吹香”,描述的是邻居家的新酿美酒正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与前面的丰收场景相呼应。这里的“邻翁”指的是邻居家的老头,“正吹香”则暗示了美酒的味道诱人,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渔人捕鱼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渔人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