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事饮酒,饮酒亦有期。
一日十二时,三时斟酌之。
曲糵糜我肠,夫岂乐在兹。
沈沈百忧中,聊以一解颐。
兹晨复旷饮,困败乃不支。
床前有小女,长跪陈戒词。
甚矣昨日醉,反为醒者嗤。
今日可以已,明日当再持。
百年亦良远,岂独今日宜。
不见刘阮徒,沈冥竟奚为。

醉后偶书

高人事饮酒,饮酒亦有期。一日十二时,三时斟酌之。

曲糵糜我肠,夫岂乐在兹。

沈沈百忧中,聊以一解颐。

兹晨复旷饮,困败乃不支。床前有小女,长跪陈戒词。

甚矣昨日醉,反为醒者嗤。今日可以已,明日当再持。

百年亦良远,岂独今日宜。不见刘阮徒,沈冥竟奚为。

译文:
高士们喜欢饮酒,饮酒也有其固定的时间。一天中有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需斟酌饮用。
酒精使人的肠胃受损,这难道是快乐所在吗?
忧愁重重,令人感到十分压抑,只能通过饮酒来缓解。
今天又放纵地饮酒,结果身体疲惫不堪。
床前有一个小女孩,她恭敬地给我上酒,并提醒我喝酒要适量。
昨天的醉酒行为,反而被清醒的人嘲笑。
今天可以停止饮酒,明天还可以继续。
人的一生也很长远,难道只适合在这一天饮酒吗?
看到那些像刘阮一样沉迷于饮酒的人,我不禁感到困惑,他们这样做究竟为了什么?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首先,诗中的“高人事饮酒”表明了作者对高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过一种远离世俗纷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然而,他也认识到这种生活方式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或理解的,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困惑。
“一日十二时,三时斟酌之”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的每一天都应该有所节制,不能过度放纵自己。这里的“斟酌之”意味着要把握好饮酒的量,不能过量饮酒。这也体现了杜甫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平衡观念。
诗中还提到了“曲糵糜我肠,夫岂乐在兹。”这句话表达了他对酒精危害的认识。他指出,虽然喝酒能暂时让人忘却烦恼,但长期酗酒对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甚至会让人失去理智和判断力。这里的“糜我肠”形容酒精对人身体的侵害程度。而“夫岂乐在兹”则表示作者对于这种行为的质疑和批判。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放纵自己,而是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诗的结尾部分表达了他对现实的看法。他指出有些人沉迷于饮酒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而他们自己却对此毫无所觉。这种讽刺和批评意味深长,也揭示了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