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却衡门幸苟安,不烦临镜叹衰颜。
好怀都属耆英社,往事真过梦觉关。
乘兴有时行伴鹤,支颐长日卧看山。
光前业付吾难弟,广厦仍须庇万间。
【译文】
杜却衡门幸苟安,不烦临镜叹衰颜。
好怀都属耆英社,往事真过梦觉关。
乘兴有时行伴鹤,支颐长日卧看山。
光前业付吾难弟,广厦仍须庇万间。
【注释】
杜却衡门:杜却不去衡门隐居,指杜却不求仕宦。
苟安:姑且安心。
耆英社:耆英会,即贤良集,唐时以贤良著称者入此。
梦觉关:梦境与现实相交错的关口。
广厦:高大华丽的房屋。
难弟:弟弟。
【赏析】
《次韵答宪副弟二首》其二,作于诗人在朝为官之时。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政治生涯的无奈,以及对自己仕途坎坷的自嘲。
首句“杜却衡门幸苟安,不烦临镜叹衰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杜却表示自己愿意远离官场,追求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苟安则暗示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态度——只要能够安心地度过每一天,不再为功名利禄所累就好。然而,他也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适应官场的生活,所以不需要再对着镜子叹息自己衰老的面容了。
颔联“好怀都属耆英社,往事真过梦觉关”,抒发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耆英社是贤良集,唐代以贤良著称者入此。诗人说自己的好情怀全都属于这个组织,可见他对过去的岁月充满了怀念之情。而往事真过梦觉关则表明他对于过去的经历虽然感到遗憾,但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痛苦和困惑。
颈联“乘兴有时行伴鹤,支颐长日卧看山”,表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乘兴有时行伴鹤,意味着在闲暇时刻,他喜欢独自行走于山林之间,陪伴他的只有一只白鹤。支颐长日卧看山,则描绘了他长时间躺在床上,静静地欣赏着美丽的山景。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还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尾联“光前业付吾难弟,广厦仍须庇万间”则是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希望自己能够传承前辈的事业,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传递给下一代。同时,他也希望能够拥有一座高大华丽的房屋,庇护着更多的人们。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事业的责任感,又寄托了他对人民福祉的关切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无奈、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