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江山独凭阑,秋风断石倚江关。
两峰并立星河上,一水中流天地间。
海日东生月西没,官船北去客南还。
莫愁白发搔来短,酒落金盘入醉颜。

长江伟观图

赏析《题长江伟观图》之诗意与韵味

  1. 诗句内容
  • 首句“长江伟观图”描绘出长江雄伟壮观的景象,为全诗定下基调。
  • 第二句“第一江山独凭阑”,表达诗人独自凭栏远眺的豪迈情怀。
  • 第三、四句“秋风断石倚江关”,描写秋天江边风力强劲,断石屹立的壮丽场景。
  • “两峰并立星河上”,形容山峦重叠,如繁星点缀夜空。
  • “一水中流天地间”,描绘江水流淌不息,连接天地万物。
  • 尾句“莫愁白发搔来短,酒落金盘入醉颜”,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及饮酒解忧之情。
  1. 译文注释
  • “秋风断石倚江关”:秋风凛冽,断石倚靠长江关口。
  • “两峰并立星河上”:两座山峰对峙,仿佛星辰在天空中闪耀。
  • “一水中流天地间”:江水奔腾不息,连接天地间的万物。
  • “莫愁白发搔来短”:不要忧愁白发渐生,岁月易逝,可借酒驱散烦恼。
  1. 作品赏析
  • 本诗以长江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语言技巧,展现了长江的壮美景色和诗人的豪放情怀。
  •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过景物描写引发读者情感共鸣,展现出长江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重要象征意义。
  1. 相关诗词
  • 董旭的其他作品,如《游赤壁》《登北固楼》,同样表现了对长江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
  • 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董旭关于长江伟观的独特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成为元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1. 创作背景
  • 该作品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借此抒发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关切。
  • 诗中通过描绘长江的雄壮景象,反映了当时文人志士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1. 艺术特色
  • 该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画面生动形象。
  • 诗歌通过对长江美景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1. 历史文化价值
  • 该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长江文化和元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了解元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1. 现代应用
  • 该诗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旅游等领域,成为推广长江文化的重要载体。
  • 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长江的美丽与伟大,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