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梧井边雁南飞,万里玉关人未归。
孤灯捣练江南妇,霜落空阶臂酸楚。
寒衣何日到关西,敲断秋风石无语。
这首诗的原文是:
黄梧井边雁南飞,万里玉关人未归。
孤灯捣练江南妇,霜落空阶臂酸楚。
寒衣何日到关西,敲断秋风石无语。
译文如下:
在黄梧井旁,大雁向南飞翔,而遥远的玉门关里却无人归来。
孤单地在夜晚点着油灯,缝制着北方的寒衣,那是南方的妻子,她的身体已经因为寒冷和思念而变得僵硬和疼痛。
什么时候才能把温暖的衣物送到我的身边?我敲打着秋风的石头,仿佛它能听懂我的心声,但石头只是沉默不语,仿佛它也被我的情绪所感动。
注释与赏析:
- 黄梧井边:这一句描绘了大雁飞行的方向,黄梧井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位于古代中国的某个地方。”黄梧井”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特定的自然景观。
- 雁南飞:指的是大雁向南飞行的景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大雁常常象征着离别或远方的思念。
- 万里玉关:这里的”万里”意味着距离遥远,可能是指从黄梧井到玉门关的距离。玉门关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边防要地,位于今天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方向。”玉关”则强调了这个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人未归: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人未归”意味着家乡的人还没有回来。这种情感可能是因为战乱、迁徙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人们不能回家。
- 孤灯捣练: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南方妇女在夜晚独自点着油灯,正在努力工作的场景。”捣练”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用于制作衣物。”孤灯”强调了她的孤独和辛苦。
- 霜落空阶臂酸楚:这里的”霜落”描述了季节的变化,霜降通常意味着冬天的到来。”空阶”可能指的是空旷的台阶,也可能暗示了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氛围。”臂酸楚”表达了她的肌肉因寒冷而感到酸痛。
- 寒衣:这里指的是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准备的衣物,可能是指棉衣或其他保暖的服装。”何时到关西”询问的是这些衣物何时能够送达自己所在的关西地区。
- 敲断秋风石无语:这里的”秋风”可能是指秋天的风,也可能是比喻秋天的萧瑟和寒冷。”石无语”意味着没有任何回应或安慰,就像石头一样冷漠。整句话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虑和不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大雁南飞的景象,以及一位南方妇女在寒冷中的孤独生活,深刻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反映了战争、迁移等因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