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来白雪烂,落月横参夜将半。
缟衣绰约如故人,踏飒梨云敧老干。
北风猎猎天正寒,仿佛风节凭西阑。
乃知山人竟不死,夜煮白石青松间。
高情抚世无今昔,溪上梅花没荒棘。
忆曾挥翰洒溪云,一枝寄与春消息。
花前唤酒写长歌,花下呼儿扫落花。
若不扬州何逊宅,定是西湖处士家。
山人爱梅心独苦,笑尔豪吟玉堂树。
山巅水际日看花,凤诏鸾书招不去。
解衣盘礴两袖垂,腕指所至皆天机。
南枝着花玉色起,北枝冻压玄霜飞。
自从上苑成尘土,无复当年旧歌舞。
源上桃花不记秦,九畹芳兰已忘楚。
不如山人卧云松,破屋长在梅花东。
传家别有花作谱,放手直欲先春风。
见花如见山人面,谁道人间亡是公。
《题画梅和王山农韵》是一首充满艺术美感的元末明初时期的作品,由著名诗人钱宰所作。下面是对其诗句及翻译、注释和赏析:
- 诗句原文与翻译:
江南春来白雪烂,落月横参夜将半。
这句表达了春天江南的景象,雪花覆盖大地,月亮高悬,暗示了夜晚将近结束时的宁静。
缟衣绰约如故人,踏飒梨云敧老干。
描述了一位穿着素净衣服的人(可能是作者自己)漫步在梨树下,显得风度翩翩。
北风猎猎天正寒,仿佛风节凭西阑。
描绘了北方的寒风吹过,似乎能感受到风中带着的节操。
乃知山人竟不死,夜煮白石青松间。
通过“夜煮白石青松间”展现了山人的坚韧不拔和隐逸生活的简朴。
高情抚世无今昔,溪上梅花没荒棘。
表达了作者对世间变迁的超然态度,即使周围的环境变得荒芜,他仍保持着内心的高洁和从容。
忆曾挥翰洒溪云,一枝寄与春消息。
回忆过去的情景,用笔墨传递春天的消息,充满了诗意和期待。
花前唤酒写长歌,花下呼儿扫落花。
描述在花开之时,呼唤儿子一起饮酒赏花,享受这难得的美好时光。
若不扬州何逊宅,定是西湖处士家。
对比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欣赏。
山人爱梅心独苦,笑尔豪吟玉堂树。
山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深厚,而对方则因为豪放的吟唱而受到嘲笑。
山巅水际日看花,凤诏鸾书招不去。
在山巅和水边的高处观赏花朵,被皇帝的诏书和书信所吸引,不愿离开。
解衣盘礴两袖垂,腕指所至皆天机。
形容自己放松地穿着衣物,袖子垂落,手中的动作如同天地间的奥秘。
南枝着花玉色起,北枝冻压玄霜飞。
描述了北枝上的梅花盛开,颜色洁白如玉,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寒冷的北风。
自从上苑成尘土,无复当年旧歌舞。
表达了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已经变成了尘土,再也听不到当年的歌声舞步。
源上桃花不记秦,九畹芳兰已忘楚。
忘记了源头的桃花来自秦国,忘记了楚国的九畹兰花。
不如山人卧云松,破屋长在梅花东。
比喻不如山人隐居在云端松树之下,他的破屋旁边依然长满了梅花。
传家别有花作谱,放手直欲先春风。
传承了家族的花艺,想要在春天来临之前完成所有的创作。
见花如见山人面,谁道人间亡是公。
通过见到花朵就像见到了山人的面庞,谁说人间就没有这样的高洁之士呢?
- 诗词注释:
-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同时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 诗中多次提到了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
- “解衣盘礴两袖垂”一句表现了作者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 赏析:
-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梅花不仅是自然美景的代表,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
- 诗中的“夜煮白石青松间”等句子,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 诗中的“花前唤酒写长歌,花下呼儿扫落花”等句子,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悦和自由。
- 文化背景:
- 这首诗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个时期,文人常常面临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双重压力,因此他们更加渴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
- 历史影响:
-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还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这首诗的影响力逐渐扩散到后世,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脱俗,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界。这种艺术特色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佳作之一。
《题画梅和王山农韵》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末明初时期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精神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