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慕仙家九节筇,白云秋色远相从。
那知黄石山头月,犹隔丹丘海畔峰。

《山中奉寄太宰梦山杨公四首 其一》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第一句“为慕仙家九节筇”,描绘了一幅追求仙人般生活的意境。其中“九节筇”是一种古代登山使用的竹杖,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超凡脱俗的志向。

第二句“白云秋色远相从”,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在秋天,云雾缭绕,仿佛与作者相伴,这种景象既宁静又深远。

第三句“那知黄石山头月”,突然转折到现实中的月亮。黄石山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里的月亮格外明亮,但作者却感到遗憾,因为那美丽的景致似乎与自己相隔甚远。

最后一句“犹隔丹丘海畔峰”,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理想状态的追求。丹丘是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海畔则意味着遥远和不可及,这两句诗共同构成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浪漫氛围,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于慎行的《山中奉寄太宰梦山杨公四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之美向往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通过对这句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