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丘南去路漫漫,月满山窗梦易残。
君在沧浪秋色里,同心谁伴采芳兰。

【解析】

此诗是诗人寄给贾石葵的,全诗四句,每句都是对贾石葵的问候和祝福。

其一、其二分别写自己“归”的缘由和心情;其三则写与贾石葵相见的情景,以及彼此思念之情。

其一:瑕丘南去路漫漫,月满山窗梦易残。

“瑕丘”,即瑕丘县,今山东兖州北。“南去”,指往南方回家。“路漫漫”,形容归途艰难。“月满山窗”是说月亮高高挂在天空,照在窗子上,月光皎洁。“梦易残”,意为夜已深了,人还在做梦,梦中的景象容易消逝。这里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也表现了作者归家途中的孤寂感。

其二:君在沧浪秋色里,同心谁伴采芳兰。

“君”指的是贾石葵,“沧浪”是地名,这里泛指故乡。“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同心”是说两人志同道合。“采芳兰”指采摘芳香的兰花。这里以采摘兰花比喻夫妻恩爱的美满幸福,也暗示了自己归家后的生活将充满欢乐。

其三:瑕丘南去路漫漫,月满山窗梦易残。

“瑕丘南去”承上启下,交代了归家的路程之远。“月满山窗”承上启下,描绘了归家路上所见的夜景之美。“梦易残”呼应前句,表达了归家路途遥远而漫长,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

译文:

我踏上返回家乡的道路,心中充满喜悦。

你在家乡沧浪之中,是否也在想念着我?

我们同心协力,共同度过美好时光,采撷芬芳的兰花。

赏析:

首句“瑕丘南去路漫漫”,点明题意,说明作者即将踏上回乡之路。“南去”表明归程之迢遥;“路漫漫”则突出行程之艰险。两句一问一答,简洁自然地交代了此行的目的。次句“月满山窗梦易残”,承接首句,写归家途中所见之景。“月满山窗”既是实景,又是虚景,它既是作者此时身处异地,又暗喻自己身在他乡而心却在家乡。同时,“月满山窗”还象征着团圆的美好愿望。“梦易残”,则写出了归程之难、旅途之苦。两句通过对比,既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思乡之情,又为下文的表达做铺垫。

颔联“君在沧浪秋色里,同心谁伴采芳兰”,直接点题,表明自己即将见到贾石葵。“君”指贾石葵,即作者的知己好友。“沧浪”即故乡,借代家乡。“秋色”指秋天的景象。“同心”即同心协力,表示两人志趣相投,心意相通。这两句既表达了自己与贾石葵之间深厚的友谊,又暗含了期待与贾石葵重逢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颈联“同心谁伴采芳兰”,回应上句,表明自己与贾石葵虽然同在一处,但无法相伴而行,只能各自寻找自己的快乐。“同心”与上句中的“同心”相对应,都强调了两人之间的情谊深厚。“谁伴”则暗示了作者此时的孤独和无助。“采芳兰”既是指采摘芬芳的兰花,又可理解为采撷美好的回忆或憧憬。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贾石葵的深情厚谊,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无奈之情。

尾联“瑕丘南去路漫漫,月满山窗梦易残”,再次回到开头的“瑕丘南去”,既与上文相呼应,又引出了下一句。“路漫漫”既表明归程之遥远,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梦易残”与前句中的“梦易残”相呼应,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暗示了归家路途之艰辛。整首诗以“归”为主线,通过对贾石葵的询问和祝福,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同时,这首诗也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归家途中的种种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着作者的情感波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