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逢亲意转迷,无家归去傍人栖。
出门斜指芦帘内,说是同乡别驾妻。
【注释】
逆旅:旅店。
迷:迷路。
同乡别驾妻:指作者的表兄李远的妻子,是作者表兄的妻子。同乡:同一个县里的人。别驾:州郡长官的佐吏。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游子在外漂泊,与妻子分离,寄寓在旅店中,与妻子相见,又因妻子是同乡人而感到亲切,但终因妻子被丈夫接回家而不得不离开,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凄清哀婉,风格清新淡雅。
逆旅逢亲意转迷,无家归去傍人栖。
出门斜指芦帘内,说是同乡别驾妻。
【注释】
逆旅:旅店。
迷:迷路。
同乡别驾妻:指作者的表兄李远的妻子,是作者表兄的妻子。同乡:同一个县里的人。别驾:州郡长官的佐吏。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游子在外漂泊,与妻子分离,寄寓在旅店中,与妻子相见,又因妻子是同乡人而感到亲切,但终因妻子被丈夫接回家而不得不离开,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凄清哀婉,风格清新淡雅。
【注释】 何处花先放,向南三两村:梅花在哪里先开放?只有南面几户人家的村子里才有梅花。 未春天似梦,彻夜月无言:还没有到春天的时候,就感到像在梦中一般,彻夜的明月也仿佛没有言语。 且喜昏鸦散,毋嫌翠羽喧:虽然喜欢黄昏的乌鸦都飞散了,但不要嫌弃那些翠鸟的鸣叫声。 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百花早已凋零,只有你(梅花)照亮乾坤大地。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梅花的诗。诗人以“梅花”自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歌的意象;最后根据意象分析作者的情感。 (1) “驴背独成眠”的意思是独自在驴背上睡着了。“驴”指驴背,“成眠”指睡着。这一句是写诗人旅途中的情景。“驴背”即在驴背上。古代文人出行时多以驴代步,所以此处用“驴背”来表示旅途中的艰辛。“独成眠”,说明诗人在长途跋涉中十分疲倦
【注释】 叶声:落叶的声音。 坠响空阶静,辞柯一叶干:落叶在静寂的台阶上落下,已经干枯的叶子。 无风吹地走,不雨打帘寒:没有风,落叶也不会被吹落;也没有雨,落叶不会打湿窗纱而发出声响。 已觉扫堪惜,还怜踏欲残:落叶虽然已经扫进垃圾箱,但还是有一丝可怜。 掩门深坐听,山路正漫漫:我坐在门前静静地听着落叶的声音,山路上的道路又长又远。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作者以落叶为媒介
江村杂述 老屋江皋近,兵船上下愁。 只求连夜过,怕被斗风留。 烽火沿村放,鸡豚比户搜。 芦中多难妇,莫劝土人收。 注释: 1. 江村杂述:在江边的村庄里记录所见所闻的杂事。 2. 老屋江皋近:老屋位于江边,靠近江岸。 3. 兵船:指战船上的士兵。 4. 上下愁:士兵们因战争而感到愁苦。 5. 只求连夜过:士兵们只希望尽快地通过夜晚,以避免白天的战斗。 6. 怕被斗风留:害怕因为大风而被留在江上
秋风依废寺,拥被听江声。 僧饭临朝绝,梵钟过午鸣。 片烟村树出,一雨板桥平。 赖得漆园叟,摇舟送我行。 译文: 秋风轻拂着废弃的寺庙,我裹紧被子聆听江水声声。 清晨的僧人已经离去,只有梵钟在午后响起。 远处村落炊烟袅袅升起,雨水过后板桥恢复了宁静。 多亏了那位隐居深山的漆园老叟,他划船送我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秋日夜晚,听着寺庙中传来的江水声
梅花 其二 离离压残雪,脉脉照溪滨。 一任夜无月,何妨天不春。 芳华凭俗赏,风味与谁亲。 祇觉闭门后,徘徊似有人。 注释: - 离离:稀疏的样子,形容梅花在雪中显得稀疏而美丽。 - 脉脉:形容月光透过梅花的枝干,像脉搏一样流泻出来。 - 一任:任由,任凭。 - 夜无月:夜晚没有月亮。 - 何妨:没关系,可以这样。 - 芳华:这里指梅花的花朵。 - 俗赏:一般人的欣赏。 - 风味
【注释】自来:从来。生:生计,生活。少:艰难。何营:经营。寒女:贫苦人家的女子。老兄:年长的兄弟。盐米:指生活必需品。天:自然。利名:指功名利禄等诱惑的东西。殊非易:不容易。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的诗。首联“自来生计少,难后更何营?”意思是:自从有了战争以来,老百姓的生计越来越困难,以后怎么经营呢?颔联“襆被让寒女,稻粱分老兄”的意思是:我拿出被子给贫穷人家的妻子和儿子
【注释】: 水村即事示诸从子:写近水村落的景色,并告诉从子们。 近水山都小,穿湖路尽通:靠近水的山都显得小了,穿过湖的路是通到远方的,形容景色优美。 帆低归浦雨,伞敌到家风:船帆低垂着,像要回到家乡一样在雨中行进,好像风雨就要吹到家门一样。 门绣苍苔涩,堤号老树空:家门上长满了青苔,堤岸上的树木已经变得空空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全家生活计,都在淼茫中:整个家庭的生活计划
钱澄之在衢州遇到韦剑威时,韦剑威的衣着打扮和举止行为与钱澄之印象中的有所不同。钱澄之的遭遇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多舛,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境遇的关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落魄三衢市:描绘了诗人身处衢州,感受到的孤独和失意状态。 2. 风尘绝泪痕:形容他内心的悲痛和失落,无法用泪水来表达。 3. 对人声尽变:表达了诗人发现周围世界的变化
【注释】 何处堪乘月:哪里可以乘月而游。 沈家楼最明:沈氏江楼最为明亮。 晚来江更大:傍晚时分,江水涨得更宽了。 秋到水初清:秋季到来,江水变得清澈了。 远火移时隐:远处的灯火移动时变得模糊了。 孤舟犯夜行:孤舟在夜间行驶。 市门催客去,早是起更声:市集的门关上催促着客人回去,已经是深夜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乘船游览江边的诗。首联描写的是江楼的景色,“何处堪乘月”
【注释】 奉君乘鸾(比喻)明月之美扇:指用美玉制成的扇子。耶溪赤堇之宝刀(比喻):指用宝玉制成的刀。莞蒻桃笙(比喻)之绮席(比喻):指用香草和桃木制成的豪华的座席。阳阿激楚之洞箫(比喻):指用竹管吹奏的美妙的音乐。丈夫得意早行乐(比喻):形容那些有权势的贵族子弟,他们仗着有权有势,得意洋洋地到处游历,寻欢作乐。歌舞任侠称人豪(比喻):指那些喜欢唱歌跳舞,又喜欢结拜兄弟的人,他们自以为很了不起
【注释】 行路难: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长安巧工:京城的能工巧匠。 七龙五凤:指灯饰上的龙、凤图案。 青荧之朱火:青色的火光,形容灯焰的颜色。 映彻之澄冰:明亮的灯光照在清澈的水面上,形成晶莹剔透的光影。 游鱼扬鬐肆瀺灂:游动的鱼儿张开鱼鳍,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弋。 飞鸟奋翼思鶱腾:飞翔的鸟儿展翅高飞,追求更高的境界。 黑风:指狂风。 槐市:京城的市场。 金吾之威:金吾卫(唐代宫廷禁卫军)的威慑力
注释: 君不见,句首词。 无须将闾(qiū),句中词,指代那些没有地位的贫民。 呼天,句中词。 赐钱请葬骊山边,句中词。骊山,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父为万乘子黔首(qín zhǔ),句中词。万乘,古时天子的自称,指帝王。黔首,古代对人民的称谓。 不得耕种咸阳田,句中词。咸阳,秦朝都城,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金墉城头高百尺(yǒng tóu),句中词。金墉城,即金墉城遗址,位于今北京市。
【注释】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本篇为汉末建安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现实。 直谏:指敢于直言进谏,向皇帝提出批评或建议的人。 好言事:善于言辞。 司𨽻(yìn):古代的一种官名,掌管宫中事务。 中黄门:宦官的统称。 鲠(gěng)切:指正直敢言。 天子:这里指东汉灵帝刘宏。初见容:最初受到重用。 谓是:认为是。 以兹
《行路难·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开头,形象地描绘了宴会上的豪华和丰盛。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繁华之中,而是借酒浇愁,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愁思忽不乐(忧愁的心情突然变得不愉快):诗人感到内心忧郁,心情变得沉重。 - 乃上咸阳桥(于是就登上咸阳桥):诗人决定去咸阳桥看看。 -
【注释】 行路难:古代乐府诗题,内容多写世路艰难。 屈首:低头,俯首。 穿凿:钻研,深究。 穷年矻矻:一年又一年,勤勉地钻研。 徒使:白白地使……受到损失。 声华:声誉和名誉。 萧索:冷落、寂寞。 王令:北宋文学家。 邱公:指苏轼的岳父王拱辰,因曾拜见苏东坡于徐州官舍而称之。 寂寂斋居:形容孤独清贫的生活。 著书:撰写著作。 太玄奇字:研究《太玄》这部道家哲学著作时所发现的奇特文字。 【赏析】
解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从天来,一朝竟没梁王台。 梁王台成高崔嵬,禁门平旦车如雷。 千尺金堤坏,百里严城开。 君臣将相竟安在?化为白鼋与黄能。 乃知水可亡人国,昆明劫灰何如哉。 注释: 1. 君不见黄河之水从天来,一朝竟没梁王台。这句话通过比喻,表达了黄河水的突然消失,暗示了梁王台的坚固和长久。 2. 梁王台成高崔嵬,禁门平旦车如雷。这句话描述了梁王台的高度和雄伟
行路难其九 伏轼说人主,谈笑称上客。 一见赐黄金,再见赐白璧。 夜半宫中独召见,母弟通侯皆避席。 上殿批逆鳞,下殿犯贵戚。 犀首进谗谮,韩非受指摘。 夜走函谷关,逡巡不能出。 君不见范睢折胁惩前事,身退功成归蔡泽。 注释: - 伏轼:古代乘车时,车夫将车前的横木降下来,使坐在车辕前面的侍从(通常是君主的近臣)可以伏在车厢上,以减少风尘。这里指的是君主对某人的优待。 - 上客:尊贵的客人
【注释】: 汉家身毒镜,大如八铢钱。身毒是古代印度的别称,八铢钱即汉代的货币单位。 蒲桃锦囊虽黯澹,盘龙婉转丝结连。蒲桃是一种果肉可食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锦袋的质地。 云是宣皇母后物,摩挲爱惜宫中传。宣皇是唐高祖李渊,母后是唐太穆皇后窦氏。 土花埋没今千年。这里的土花指的是锦上绣有花纹,因为时间久远,花纹已经模糊不清了。 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古物的诗,诗人通过对古代文物的描绘
诗句释义: 1. "君不见南山松柏何葱菁,于世无害人无争。" - 这句话用南山上的松柏比喻那些不为世事所动的高尚人物。 2. "斧声丁丁满崖谷,不知其下何王陵。" - 描述了山上砍伐树木的声音,让人感到困惑,不知道下面是什么王陵。 3. "玉箱夜出宝衣尽,冬青叶落吹鱼灯。" - 夜晚,从箱子里取出的衣服已经破旧不堪,冬青叶落下,吹出的鱼灯也显得暗淡。 4. "石马无声缺左耳,丰碑倒折缠枯藤。"
【注释】 1.《行路难》: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内容多抒写作者在政治、事业、爱情上遭受重重阻碍时的感慨和愤懑,以及由此产生的抑郁不平之气。 2.庚寅:指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8年)。辛卯:指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安史之乱平定。 3.寄去:指寄出家书。家书:家信。 4.口信:口信字。信:书信,即家书。 5.凭:凭恃,凭借。 6.故园:故乡。 7.兄弟:这里指作者自己。 8.休痴望
【注释】庚寅:农历五月。辛卯:农历五月。江村:即江南农村。树阴阴:树荫。禾新:稻刚成熟。客途:旅行在外的旅途。孺子:小孩。麻鞋破脚:指穿着破旧的鞋子。 【赏析】《行路难》共三十六首,为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这是其中的第三十三首。此诗是一首写旅人途中遭遇的诗。诗中写在初夏时节,江南水乡的农民,稻谷刚刚成熟,而旅人却还在外奔波,十分辛苦。诗人同情他们,并描写了他们的艰辛生活
【注释】庚寅、辛卯:都是指年。 “刚是行年四十来”,刚:刚刚,才;行年:年龄,这里指四十岁。 “不堪人事首重回”,不堪:不能忍受、经受不起。 “出世毋嫌晚”,出世:出家为僧。 “兹辰降母胎”,兹:这个,这里指这个年;辰:指干支纪年的年份,如甲子、乙丑等。 【赏析】此诗写自己四十岁方始出家为僧,与一般出家人不同。 诗的前两句说,才刚刚到了四十岁,就又回到了世俗中。后两句则表示庆幸和欣慰
注释: 严城:高大的城墙。背日:面向太阳,形容太阳落山时的景象。客心哀:指诗人内心的悲伤。往事凄凉:回忆过去的事情,感到悲哀和凄凉。对劫灰:面对被烧毁的痕迹。江右:指江西省一带地区。岭南:指广东省一带地区。千古恨: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永久的遗憾。郁孤台:位于江西赣州市,是古战场遗址。 赏析: 这首诗以“行路难”为题,抒发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首句“严城背日客心哀”,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城市景象
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双脚蹒跚卧路陲”:形容行走困难,步履不稳。 - “客来相慰漫兴悲”:客人来访安慰并引发诗人因艰难而感到悲伤的情绪。 2. 译文: - 双脚蹒跚,我躺在路边,客人来访时,我不禁感叹生活的艰辛,感到无比的悲伤。 3. 关键词注释: - “双脚蹒跚”:形容行动不便,走路摇晃的样子。 - “路陲”:路边或路途中。 -
【注释】 ①茅坪: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县。 ②跛阿师:指僧人。阿,是佛的代称,这里借指僧人。 ③“故人”二句:指作者当年的朋友、同门师兄,现在过岭到茅坪来剃了头发出家当和尚。披缁,就是剃度为僧的意思。 ④万里:指万里之外。 ⑤莫老蛮方:不要老死在蛮荒之地,不要辜负所思。 【赏析】 此诗首联点明题意,说寄语茅坪的跛阿师,老朋友过岭后也出家做了和尚。次联承首联之意,说自己追寻万里之外的门生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