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崖寺试追攀,却说飞来自皖山。
乡国十年归未得,暂留此地算生还。
【注释】维舟:停船。崖寺:指皖公山之南崖寺。皖公山,在今安徽寿县。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罢官南归后所作。诗人于公元1078年秋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次年春又转徙汝州、陈州,直到本年底方才回到汴京(今河南开封)。此诗就是他离京南下时所作。
“维舟崖寺试追攀”,写诗人停舟崖寺时心情的复杂。诗人停舟崖寺,意欲“追攀”(攀谈交游)。然而,他此时的心情却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怀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他又不愿在京城久留,怕引起朝廷的猜疑。所以,“说飞来自皖山”,便成为他内心的矛盾表现。皖山,即皖国山,在今安徽省六安、霍山一带。据《元和郡县志》载:“皖公山,在寿州寿春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其山形似阙,故名”。这里,诗人借“皖山”以明己处所,并点明自己是从皖地去往京城的。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平常,实际上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念,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不愿久居京师的思想。
“乡国十年归未得”,写诗人十年来一直未能回归故乡。“乡国”二字,概括了全诗的主题思想。诗人一生政治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始终不忘自己的乡土之思,渴望早日归乡。而现实是,他已离开故乡十年有余,但仍未能如愿以偿。